甲午一战的清军主力是李鸿章的淮军,总兵力4万余人,机动兵力2万余人,根本不足以和拥有近13万机动部队的日陆军相抗衡。淮军数量为什么这么少,最重要的原因是淮军并不为清廷所信任,也不出资供养,而是需要地方财政进行供给,所以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后就开始了大面积的裁撤,如此一来,清廷就免除了李鸿章拥兵自重的可能。清朝不供养淮军,但是一遇到战事,就推着淮军出去作战,而朝廷每年花费2000万两白银巨款供养的70万绿营八旗却总是置身事外,这是因为清廷深知绿营八旗根本不堪一战,其次清廷始终认为绿营八旗是自己的根本,所以在甲午战场上,宁愿花钱去募新兵,也不调动绿营八旗,就这样,甲午一战,拥有着总数117万的清朝,就看着4万淮军在前线拼杀。
1864年,太平天国重镇无锡被淮军攻破,太平军守将黄子隆力战无果后向李鸿章求饶,
【4评论】【6点赞】
段隆辉
李卖国的后人别洗了,用卖国的钱是洗不掉卖国的事实的
尘缘
兵少不是问题,问题是李的淮军战斗力居然比台湾义勇军还差,这帮拿着当时最先进武嚣的淮军打起仗来基本一触既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