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回答记者曾问她:“最难的是什么? ”全红婵说:“最难的是你们问的话,比我拿个冠军都难。 ”接着她又说:“能不能不要问了,我不想说话了,我想跳水,我想让我的成绩和金牌来说话。 ”
这小姑娘是真被问烦了! 换成咱们普通人,天天被一堆人围着问“你笑”“你咋不哭”,估计早就翻脸了。 全红婵才多大? 人家白天泡水里练动作,晚上还得应付七嘴八舌的采访,要这比跳十个满分动作还累人。
看看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你觉得哪种动物像你? ”“想去看谁的演唱会? ”这哪是采访奥运冠军,活像幼儿园老师逗孩子。 有回记者非要考她英语单词,小姑娘直接怼回去“不会”,转头又补了句“不用学”,这耿直劲儿把网友都逗乐了。 其实全红婵早说过,她最烦别人拿她当猴耍,问些不着调的话。
要说这姑娘不是没文化,人家在董倩的专访里聊训练、谈责任,句句戳心窝子。 说到国家荣誉,她眼都不眨:“我和陈芋汐要是不行了,金牌就得让别人抢走”。 这话比多少大道理都实在,谁还敢说她不会说话? 就是这实诚性子,碰上套路式提问才容易“掉链子”——记者问东她答西,倒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没情商”。
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全红婵这两年长个儿增体重,空中动作得重新练,压力大得扑在师兄怀里哭。 可镜头前人家该练照练,失误了还能笑嘻嘻说“谢谢大家”。 要我说,这份豁达比多少场面话都珍贵。 她自个儿说得明白:“输了就输了,有更厉害的小孩顶上才好”,这话里透着多少老将的格局?
媒体也该长点心! 看看央视张萌萌的采访,问归队前偷吃零食没,全红婵接得多俏皮:“后悔没多吃点,回来要减肥”。 这才叫专业提问,既有趣又有料。 反观某些记者,专挑人家不爱聊的使劲刨,难怪被网友骂“不干正事”。
说到底,咱们观众也得改改口味。 盯着人家采访不如多看看比赛回放,那水花压得,啧啧,跟饺子下锅似的。 全红婵早放话了:“别拿我跟人比,我就想做自己”。 这话在理! 人家在跳台上拼活,咱们在屏幕前瞎操心,这不添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