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到了?特朗普释放明确信号:不弃核,就将德黑兰炸成火海 知情人士透露称,

国平视野 2025-04-12 11:35:26

最后关头到了?特朗普释放明确信号:不弃核,就将德黑兰炸成火海

知情人士透露称,若美伊无法就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军将出动B-2轰炸机,发射GBU-57钻地弹攻击伊朗的核设施。以色列更是通过媒体和各种外交手段提醒本国公民提高警惕,俨然是在为潜在的冲突做准备。

近日,特朗普接受采访时再次表态,绝不会允许伊朗有核武器,如有必要将对其采取军事行动。

这已经是美国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第二次对伊朗发出军事威胁。

此时此刻的中东,任何一点小火星,都可能引发一场新的战火。那么,这次军备竞赛背后,到底是怎样一盘棋?特朗普接二连三的威胁真的只是针对伊朗吗?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从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一贯的强硬作风来看,他善于把“威胁”当作工具,来转移注意力或者博得某种优势。

最近美国国内因为关税政策引发不少争议,急需一桩足够吸引眼球的国际事件来分散公众的视线,转移民众的关注焦点。另一方面,这样的强势姿态,可能是特朗普想要展示他“保卫者”的角色,以此来巩固政治资本。

多年来,中东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角力场,而伊朗更是其中一个棘手但又关键的目标。一个拥有潜在核武能力的伊朗,对于美国及其盟友来说,是个不小的安全隐患。特朗普的铁腕政策,显然是想通过军事威慑,强迫伊朗重返谈判桌。

正如智者所说:“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操盘艰难。”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和经济紧紧相连,贸然动武将引发一系列反应。这种背景下,美以联手了。

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至关重要。美国围绕伊朗搭建的“核威胁”叙事框架,成为了特朗普政府为可能发动军事行动铺路的护身符。

尽管伊朗多次声明他们没有拥核的计划,但这些澄清往往在美国强大的话语攻势下显得微不足道。与以色列联手,美国不断描绘出一个伊朗发展核武器将带来的“末日景象”。这种刻意夸大的升温,无非是为了制造一种紧迫感,既可以让军事行动看上去是迫不得已的自卫,也为其干预行为提供了某种道德上的“合理性”。

多年来,以色列一直视伊朗为其区域安全的最大挑战。不论是从地缘政治的现实考虑,还是从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以色列都有充分的理由与美国同步,牵制伊朗的发展。

美国和以色列希望通过高强度“施压”与“恐吓”,让伊朗感受到从“经济制裁”到“军事威胁”的连环打击,进而迫使其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大妥协。然而实际情况常常不如人意。

美以联手在中东棋局中咄咄逼人,德黑兰却不愿意坐以待毙,其核心策略简单直接:既然你来硬的,我奉陪到底。

不久前,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写给安理会的信中明确表示:“如果美国或以色列对我们进行任何攻击,我们会迅速而果断地予以反击。”

这绝不是纸上谈兵。目前,伊朗已经着手强化导弹项目,加快了弹道导弹的生产和部署,数百枚弹道导弹整装待发,显然是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这一举动,不仅是军事上的威慑,也是伊朗向美国及其盟友传递出的强烈信号:任何轻率行动都将付出代价。

这样的紧绷状态之下,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似乎不可避免。那么,美伊之间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吗?可能性或许很低。

特朗普政府也许乐于展现强硬姿态,但他们比谁都清楚,一场针对伊朗的大规模战事,意味着美国必须重新调集军事资源回到中东。但这显然与他们在亚太的战略重心背道而驰。

一旦美国真的对伊朗动手,或许更多是象征性的行动,以示强硬;而伊朗的报复行动,也可能集中于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和利益上。

事实接下来究竟会如何发展,就让我们静观其变。

0 阅读:255

猜你喜欢

国平视野

国平视野

勤奋进取,专注细节,热爱挑战,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