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枚!清华教授徐甜甜荣获沃尔夫建筑奖,直言:“建筑是有自己风格的!” 20

洋洋爱说史 2025-04-12 11:35:56

中国首枚!清华教授徐甜甜荣获沃尔夫建筑奖,直言:“建筑是有自己风格的!” 2025年3月,沃尔夫建筑奖揭晓,来自清华大学的女教授徐甜甜摘得桂冠,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建筑家,让不少国人倍感振奋。 徐甜甜的个人经历和建筑理念更是引发诸多网友的关注。 据悉,徐甜甜出生于1975年,老家福建,自幼聪明好学,对建筑颇为喜爱,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前往国外进修多年,她吸收了中外建筑的优势,形成了自成一派的建筑风格。 而她最为显著的建筑理念,便是崇尚“建筑的自我风格”,并多次表示:“建筑师不应该将自己的风格强加给建筑,而是要挖掘出建筑自己的内在性”。 其中,最能体现徐甜甜建筑风格理念的便是松阳地区传统村落的维修。 松阳位于浙江地区,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农业县城,因经济发展和时间流逝,当地不仅人口流失严重,一些古建筑更是损坏得厉害。 为发展旅游业和保护古迹,当地县政府便请了徐甜甜团队,让她“改造”松阳一部分传统村落和景点。 徐甜甜来到松阳后,并未像大部分设计师一样盲目推崇高楼大厦、新奇建筑,反而认为当地建筑很有特色,应该尊重其原本特点,并为此发明了“建筑针灸”疗法。 而所谓的“建筑针灸”疗法,便是徐甜甜一直倡导的:“减少粗暴的改造,转而唤醒建筑内在”。 如“石门廊桥”。这个原本计划拆除的木制大桥,在徐甜甜的设计下并未推倒重建,而是利用当地原有石块和木材,对其进行改造和升级。 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相貌,远远望去,仿佛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突兀之处。 再比如松阳县陈家铺村的石头房,也没有被徐甜甜拆除,而是深挖石头房的特点,用当地石头、泥巴对其进行了重建和翻新,让原本长满荒草的石头房变成了充满当地特色的精巧建筑。 还有如松阳横坑村的竹林剧场,这座全新的建筑,没有采用一根钢钉,而是利用原有的毛竹,让它们弯曲成穹顶,从而形成独特的、充满创意性的开放性剧场。 而它们,都是徐甜甜“建筑针灸”的代表作。 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不仅独特,还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据统计,这些由徐甜甜设计、维修的古建筑,在现在,一个个都成了当地有名的旅游景点,不少游客都慕名来打卡、拍照,让原本人口流失严重的古村落又一次焕发生机。 不仅居民收入比原本上涨了217%,人口流失现象也有极大缓解,并产生了人口回流现象,回流人数超过了3800人! 如此奇迹,连沃尔夫奖的评委也很是惊叹,多次感叹道:“最好的建筑教科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繁华城市,就藏在田间地头!” 也许正如徐甜甜一直坚持的那样,建筑是有自己风格的,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去添加,而是去挖掘、去发现建筑的内在性,然后让它展现出来。 参考资料: 徐甜甜——百科 中国建筑师徐甜甜首获沃尔夫建筑奖,填补艺术类奖项华人空白——澎湃新闻 徐甜甜,好特别———南风记者

0 阅读:9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