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30艘装满大豆的美国货船,正火急火燎往咱中国赶,船上大概装着200万吨大豆。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12 14:01:01

有超30艘装满大豆的美国货船,正火急火燎往咱中国赶,船上大概装着200万吨大豆。不过,它们一多半得在4月12日后才到港,按现在规定,得交104%的关税,这可有点尴尬了。听说这些大豆不少是中储粮订的,也有消息说可能会免税,具体还得看后续情况。 事情得从2025年3月说起。当时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立刻反制,从3月10日起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 但特朗普政府不依不饶,4月10日又宣布将关税提高到125%,而且从4月12日开始执行。 这一下,原本计划在4月12日前到港的美国大豆还能按老税率缴税,可那些晚到的货船,就得按新税率交104%的关税。 这些货船里有不少是中储粮订的,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储备的“国家队”,过去几年一直在进博会上大量采购美国大豆,比如2023年就签了1200万吨的单子。 但这次的情况有点特殊,他们可能是在关税调整前签的合同,结果运输时间没算准,或者遇到了物流延误,导致货船没能在4月12日前到港。 就像2018年的“飞马峰号”事件,当时一艘美国大豆船为了赶在关税生效前到港,在海上全速狂奔,最后还是晚了一步,只能在海上转圈。 这次的情况也类似,货船可能因为天气、港口拥堵或者合同执行问题,没能及时卸货。 现在最尴尬的就是这些货船的“身份”,如果按新规缴税,每吨大豆成本会增加350元左右,中储粮作为国企,这么大的成本压力肯定扛不住。 但免税也不是说免就能免的,虽然中储粮承担国家储备任务,理论上可能享受一些税收优惠,但这次的关税加征是针对所有美国大豆的,政策里明确说了“不予减免”。 除非中储粮能证明这些大豆是在3月10日前启运的,或者属于特殊的国家战略储备,否则很难绕过这道坎。 不过,也有消息说可能会有“特殊处理”,比如,中储粮可以把这些大豆先存进保税仓库,暂时不交关税,等政策松动了再处理。 或者政府考虑到国内大豆供应紧张,特别是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可能会特批部分免税。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已经明确表示,这次的反制措施是“硬杠”,不会轻易让步。 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中美贸易战的“蝴蝶效应”,中国对美国大豆加税之后,国内企业开始转向巴西采购,3月底就有40船巴西大豆被抢购。 美国豆农这下慌了,因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出口市场,去年有一半的大豆都卖给了中国。 现在关税一涨,美国大豆价格竞争力大幅下降,豆农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巴西抢走。 对中国来说,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大豆价格上涨的压力,但长期来看,这反而是推动国内大豆产业升级的机会。 国家一直在推动“大豆振兴计划”,鼓励农民扩种大豆,黑龙江等地的国产大豆价格已经开始回升。 而且中国已经建立了“南美+中亚+非洲”的多线供应体系,就算完全不进口美国大豆,也能保证市场稳定。 所以,这30多艘货船的命运,其实是中美贸易博弈的一个缩影,美国想通过关税施压,结果反而把自己的豆农推进了火坑,中国则借机调整进口结构,推动国内产业升级。 至于这些大豆最终能不能免税,还得看后续的政策博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贸易战没有赢家,受伤最深的永远是普通农民和消费者。

0 阅读:0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