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担任华北剿总司令后,副司令陈继承通知中央军将领:任何一个团以上的调动,得先

亚森说科技 2025-04-12 14:36:23

傅作义担任华北剿总司令后,副司令陈继承通知中央军将领:任何一个团以上的调动,得先经过我这边的同意,剿总的命令可以不理。 一、年轻时得意,前半生波澜起伏 陈继承,这位来自江苏靖江的老兄,身上带着江南人的细腻与军人的刚毅。年轻时,他从保定军校二期毕业,之后就投身于粤军,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1924年,命运的轮子开始转动。在何应钦的极力推荐下,陈继承踏入了黄埔军校,担任中校教官。那时的黄埔军校,人才济济,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圣地,也是蒋介石心目中的宝地。 陈继承在这里大展身手,不久便引起了蒋介石的关注。蒋介石那双犀利的眼睛,仿佛洞察到了陈继承的潜力,把他当作亲信,开始倾力培养。 有了蒋介石的支持,陈继承的晋升简直是飞速,像火箭一样。北伐战争一开始,他已经是第一军第二师的团长了。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陈继承带着部队奋勇向前。凭借着卓越的表现,不到一年,他就升为22师的师长。那个时候,他满腔热血,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理想。 1932年,陈继承迎来了人生的一个大转折。他被任命为第一军军长,同时担任洛阳卫戍司令,成为蒋介石黄埔系的中坚力量。他的名字开始在国民党军中逐渐被大家熟知,地位也越来越稳固。 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在带领部队进攻鄂豫皖苏区时,陈继承遭遇了重挫,接连败北。这让蒋介石非常生气,本来对他寄予厚望的蒋介石,此刻满脸失望和愤怒。 陈继承,你真让我失望得不行!你这么没用,怎么配得上我对你的信任!蒋介石愤怒地大吼,接着毫不留情地剥夺了他的指挥权。 自那以后,陈继承的人生走到了低谷。他接下来的职位,多是教育、后勤和训练这类,根本没机会再上战场。曾经在战场上呼风唤雨的将领,如今只能在后方默默奉献,心里的烦闷和无奈,只有他自己明白。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陈继承随蒋介石赶到了西安,结果没想到等着他的却是一场噩梦。他在西京招待所被扣押了。 当负责抓捕的士兵问起他的身份,陈继承带着浓厚的方言回答:我是陈继承。不过,士兵又把这话听成了陈诚。 陈诚在整顿军队的时候,手段特别强硬,压制并吞并了不少杂牌军,结果名声坏得很。当士兵听说眼前站着的就是陈诚,立马气得双眼怒睁,差点就要开枪。 陈继承的老婆吴慕墀见状,立刻冲到他面前,大声说道:他不是陈诚,是陈继承啊,你们可不能随便开杀戒! 陈继承这会儿已经吓得脸色像纸一样白,双腿一软扑通就跪下了,声音在发抖,连连求饶:别杀我,我真不是陈诚,我就是陈继承啊! 之后,有人把陈继承跪着求饶的窘迫模样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一听,心里满是愤懑和厌恶。 在西安被扣的陈诚、蒋鼎文、卫立煌这些人,事变结束后都得到了更重要的职位,唯有陈继承一个人,不仅失去了原有的职务,反而被发配到中央军校当教育长。他心里满是委屈和不甘,但无奈之下只能屈服于命运的摆布。 二、在华北工作,与傅作义的矛盾加深 转眼到了1947年12月,华北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保定和张桓的绥靖公署都取消了,之前的防区和部队都划归新成立的华北剿总司令部,傅作义则被任命为总司令。 傅作义其实不属于中央军,他是绥远系的领军人物。蒋介石之所以提拔傅作义,主要是看中他的军事才能以及绥远系所拥有的十几个师的实力。 可蒋介石心里却一直掺杂着疑虑,他担心绥远系的势力会愈发壮大,从而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 于是,蒋介石悄悄找来了当时在北平负责警备的陈继承。在那间灯光昏暗的办公室里,蒋介石面色凝重地对他说:武民啊,华北的形势挺复杂,傅宜生那边我一直心里不踏实。你去当华北剿总的第一副总司令,帮我把关,务必要确保能掌握华北的军队。 陈继承听到这些话,心里暗暗乐开了花。他明白,蒋介石这是在对他放信任的重任,也是他翻身再起的好机会。 陈继承的资历可真不简单,曾当过黄埔军校的教官,还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对于华北的中央军那些将领来说,陈继承无疑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前辈,他们对他的态度,甚至比对总司令傅作义还要恭敬。 有了陈继承的参与,傅作义指挥中央军就显得难上加难了。绥远系和中央军的矛盾越来越深,俩方经常是各自为营,冷眼观战。 某回,傅作义想让绥远系的一位将领担任北平警备副司令。他对此满心期待,便把推荐电报发到了南京。不料,他没想到,陈继承却在暗中使了一些小手段。 随后,陈继承立即向蒋介石发了一封密电,言辞恳切地说傅作义推荐的人不靠谱,借此添油加醋。蒋介石读了这封信后,对傅作义的猜忌更是加深了,最终,这次人事调整就这么搁置了。傅作义得知后,心里气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 1948年1月,"绥远系"的主力部队35军在涞水被解放军重创。军长鲁英麟在和傅作义通了个电话,情绪一时激动,竟然选择了自杀。 涞水之战那会儿,傅作义派去支援35军的都是绥远系的部队,而旁边的中央军却都不管,简直就是看热闹。傅作义气得牙痒痒,当即给蒋介石发了电报,要求辞去剿总总司令的职位。 蒋介石看到电报后,瞬间就感到进退两难。一方面,他得依赖傅作义来稳住华北的局面,抵挡解放军的进攻,因为傅作义的军事才能可不是陈继承能比的。 同时,蒋介石又不想轻易撒手华北中央军,那可是他心头的大事。没办法,他只能不停地安慰傅作义,偶尔开一些空头支票,努力稳住这位将军。 三、冲突来临,最终无奈弃守华北 1948年夏天,北平的大街小巷都透着一股紧张。为了发声,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搞起了游行示威。没经过傅作义的同意,陈继承就自己决定,命警备司令部派兵去强行制止这些上街的学生。 瞬间,枪声响起,学生们的尖叫声和呐喊声充斥在街头。这场武力镇压导致了学生伤亡,随即引发了轩然大波。 傅作义一得知此事,怒火中烧。他马上给蒋介石发了电报,语气激烈地说道:陈继承惹民愤,若不把他撤了,我可没法继续当剿总司令!蒋介石看到傅作义的电报,心里也是火大。 他发电报狠狠训斥了陈继承,不过就是不舍得把这个得力助手给撤掉。在蒋介石的心里,虽然陈继承能力有限,但毕竟是自己一直器重的心腹,多年来对自己忠诚不二。 局势的发展越来越严峻。辽沈战役一开始,蒋介石意识到,傅作义和陈继承之间的争斗无法再继续下去了,否则会对华北部队的士气造成重大影响。经过一番挣扎,蒋介石终于下定决心,将陈继承调离华北,任命他为南京卫戍总司令。 接到调令后,陈继承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失落和无奈交织在一起。他明白,自己在华北混日子,表面风光,实则暗潮汹涌,矛盾不断。如今被调走,意味着他又一次脱离了权力的核心。不过,没啥办法,他只能安静地接受蒋介石的命令,整理行李,踏上去南京的路。 四、后来的沉浮,最终沦为边缘角色 陈继承到了南京,接任南京卫戍总司令的职务。可他还没来得及熟悉这个岗位,就被张耀明取而代之。再后来,他只能被重新安排为战略顾问。从曾经掌控军权的将领,沦落到如今的战略顾问,这让陈继承心中充满了失落与苦涩。他明白,蒋介石虽然对他有信任,但其实并不完全放心他的能力。 之后,陈继承就没再担任过什么重要职务,慢慢成了一个边缘人物。他的名字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不过,他的调离,反而在无形中大大减少了傅作义后来的起义压力。 陈继承离开后,接替剿总副总司令和北平警备司令的李文,在傅作义眼里,只是个小牌子,根本没法引起什么波澜。 陈继承的一生真是精彩纷呈,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是蒋介石的心腹,在军中风头无两;不过后来也有过被贬回后方的苦涩经历。之后他在华北任职,与傅作义之间的矛盾更是层出不穷;最终在历史的浪潮中,他逐渐沦为边缘人物。 陈继承的故事,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深刻感受到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想象一下,当他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云变幻,心里会不会回忆起曾经的辉煌与落魄?或许他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那么一点感慨和反思呢?

0 阅读:0
亚森说科技

亚森说科技

亚森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