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进城的农村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无论北上广,还是四五线城市,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生活在城市的农村人,有的老了没办法投靠子女,有的来给儿女们看孩子,也有来城市碰运气,还有城市近郊拆迁而被迫成为城市居民的… 一句话:他们大都是被"逼"进城的。 他们过的还好吗?令人羡慕吗?还是有苦难言?有细心人给总结了一下,除了极少数,儿女们经济条件非常好的,大多数是以下情况: 一、垃圾桶前的常客。一是在农村劳动习惯了,闲的没事干难受,还有更多的是想有点收入,从而减轻儿女们的经济负担,加上他们没有任何技能,不少人便瞄上了捡垃圾,毕竟城市人相对富裕点,垃圾桶前有不少"好"东西。有的趁子女们不在家时捡,事实上,谁也不认识谁,没有了面子上的尴尬。 二、菜市场的拾荒者。在农村时,大都自己种菜,来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菜价惊人,农村老人想都不敢想,有的便在菜市场捡漏,我们楼下的大妈天天早上捡菜叶,说是喂XX,事实上,四家收拾干净自己吃,唉,没办法,谁让咱兜里比脸还干净。 三、保洁保安。一些年龄还不很大,还的有点关系的,不少都进入了这些行当。工作量不很大,没什么技术含量,凭力气,一个月一两千,大城市多一点,足以让他们花钱有了底气,不再是一味的向孩子们伸手。 还有的,成了小麻将馆的常客,也有的成了公园里,向阳处晒太阳的一员,来到城市,他们更难了! 孩子们,千万千万别让父母进城,那不是孝顺,那是让他们没有了做人的尊严。
前两天,我的1250万拆迁款到账了,这时儿子打电话跟我说:妈,我给你个卡号,麻烦
【7评论】【9点赞】
随遇而安
说从前的农民对国家贡献巨大,可是现在国家已经近20年不让农民贡献了(免农业税,不用缴公粮,没有义务工,嫌粮食价格低,可以不卖,没人强制,或只种一点够自己吃也没人管),这些年农民的巨大贡献可以全部留下来用作自己的养老,难道还不够养老用吗?难道说从前的”巨大贡献”就是一个笑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