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夫妇收养日本孤儿,期间为了保护他不惜流产,可40年后,长大后的日本孤儿回到日本却恩断义绝,对重伤养母不管不顾!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照亮人们对人性与爱的认知,李秀荣老人收养日本遗孤赵连栋的故事,便是这样一段充满温情与遗憾的传奇。 1945年是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关东军溃败逃窜,百姓终于迎来安宁。 李秀荣一家住在原哈尔滨市太平区,靠养猪、种地、拣破烂维持着清贫却安稳的生活。 那年冬天,一个飘雪的下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李秀荣的丈夫赵凤祥推着板车在街上捡废品,准备回家时,听到一阵小孩的哭声。 他循声而去,发现废品堆旁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手和脸都已冻烂,赵凤祥上前询问,孩子却说出一连串日语,他意识到这是个日本遗孤。 看着这个快被冻死的孩子,赵凤祥心中百感交集,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让他痛恨,但孩子是无辜的,如果不管,孩子肯定活不过今晚。 最终善良战胜了仇恨,他抱起孩子带回了家,李秀荣看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心疼不已,毫不犹豫地端出热粥,一口一口喂他,还把女儿的大黄狗皮袄给孩子披上。 在照顾孩子恢复健康后,一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孩子是留下还是送走,在当时收养日本遗孤会被众人指责,但他们明白,送走孩子就等于把他推向死亡。 善良的李秀荣决定留下孩子,给他取名赵连栋,夫妻二人视如己出,即便后来小儿子出生,对赵连栋的疼爱也丝毫未减。 纸终究包不住火,赵连栋的身份还是被街坊四邻识破,随之而来的是众人的指指点点和谩骂,赵连栋也常被小伙伴欺负。 每次李秀荣都会挺身而出保护他,安慰他说:“你是妈妈的儿子,你是中国人”,甚至在一次保护赵连栋时,身怀六甲的李秀荣被推倒流产,此后不能再生育,但她从未后悔收养日本遗孤。 随着赵连栋身份的消息越传越广,他们在当地待不下去了,1955年李秀荣夫妇转掉房子,逃到河北吴桥老家。 然而李秀荣的娘家人得知他们收养日本孩子后,与他们反目,断绝来往,尽管如此李秀荣从未动摇,在她眼里,赵连栋只是她的孩子。 为了赵连栋有更好的未来,李秀荣夫妇想尽办法送17岁的他到天津动力机械厂工作,赵连栋也很争气,从烧锅炉到学会开车,再自学成为质检员。 李秀荣还为他讨了媳妇,婚后育有二子三女,一家人原本其乐融融,直到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 90年代初,许多日本遗孤开始回国寻亲,50多岁的赵连栋也有了这个想法,李秀荣支持他,并让女儿陪他回哈尔滨证实身份。 赵连栋凭借胳膊上的“牛痘花”印证了日本身份,他的亲生父亲是个日本军官,他也改名为野坂祥三,1992年,赵连栋赴日寻亲,回来后兴奋异常,却很少提及在日本的情况。 1994年,野坂祥三决定带全家14口人去日本横滨定居,临行前承诺很快回来看望李秀荣,给她买大房子安享晚年。 但这一去,竟成诀别,此后,李秀荣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儿子,甚至连逢年过节都没收到他的电话。 1997年,李秀荣摔成重伤,托女儿写信希望赵连栋回来,却被以工作太忙为由拒绝,直到最后,赵连栋都没有再回到中国看望养育他40多年的“母亲”。 李秀荣老人在思念与等待中度过余生,她始终不明白儿子为何如此绝情,但她从未责怪,只希望能再见他一面。 这份跨越国界、不求回报的母爱,在岁月里显得愈发深沉和伟大,而故事中的遗憾,也成为人们心中对人性与亲情思考的注脚。 这故事太扎心!点赞挺李秀荣,转发引发对亲情与人性的思考。面对赵连栋的绝情,你有啥想说?评论发声,关注我,追踪更多感人真相。 参考资料:新闻晨报 中国老人收养日本遗孤续:要活着再见他一面
-1945年,中国夫妇收养日本孤儿,期间为了保护他不惜流产,可40年后,长大后的
乐宝侃世界
2025-04-12 15:11:51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