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旦开战中国将被包围,俄:真正的危险不在外围,而在内部!美国曾表示,只要中美开战,那中国必将陷入被合围之势,可大俄却说,被包围并不是最危险的,真正该担心的是内部的问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的“包围论”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军事讹诈提供便利,他们在亚太地区部署的100多个军事基地组成的“岛链封锁”虽然看似凶猛,却根本无法阻止解放军进出深海。
因为解放军的反制手段早已今非昔比:山东舰、福建舰航母编队常态化穿越宫古海峡,东风 - 21D “航母杀手” 让美军航母不敢靠近海岸线 2000 公里,094 型核潜艇搭载的巨浪 - 2 导弹能直接威胁美国本土。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建成了永兴岛、永暑岛等 “不沉的航母”,这些人工岛礁配备了机场、雷达站和防空系统,彻底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幻想。正如军事专家所言:“岛链再密,也挡不住东风快递。”
再看俄罗斯的警告。他们认为,真正的危险不在外围,而在内部。这背后有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当年苏联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核武库,却因经济停滞、民族矛盾、腐败滋生而轰然倒塌。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同样复杂:人口老龄化加速(2024 年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 22%),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2025 年多地房价下跌超 20%),地方债务压力巨大。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比如,房地产泡沫破裂会导致银行坏账激增,地方财政紧张会影响公共服务,青年失业率高企可能激化社会矛盾。俄罗斯学者直言:“外部压力就像暴风雨,而内部隐患才是地基的裂缝。”
为什么美国的包围论站不住脚?因为他们的军事部署存在致命缺陷。首先,这些基地大多位于中国导弹射程之内。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能突破任何现有反导系统,而鹰击 - 21 空射弹道导弹可以从轰 - 6K 轰炸机上发射,让美军航母在西太平洋无处遁形。
其次,美国的盟友体系并不稳固。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虽然表面上配合美国,但内心深处并不愿为美国火中取栗。比如,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一边与美国联合军演,一边偷偷与中国进行油气谈判。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已非昔日可比。2024 年中国 GDP 达 134.9 万亿元,占全球 18%,是 120 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经济格局,让美国的封锁企图显得苍白无力。
俄罗斯的担忧则切中要害。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处理好三大矛盾:一是速度与质量的矛盾,从 “有没有” 转向 “好不好”;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三是开放与安全的矛盾,在扩大开放的同时防范外部风险。
比如,中国推动的 “双循环” 战略,就是要通过激活内需、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但这一过程并不轻松: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 3.5%,低于疫情前水平;芯片自给率虽提升至 20%,但高端芯片仍依赖进口。这些内部挑战,比外部军事包围更考验执政智慧。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兴衰往往取决于内部治理而非外部战争。明朝拥有当时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却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而灭亡;苏联在冷战高峰期拥有 4.5 万枚核弹头,却因经济崩溃而解体。
中国要避免重蹈覆辙,必须坚持 “内外兼修”:对外,以强大的国防力量捍卫主权和发展利益;对内,通过深化改革化解结构性矛盾。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言:“真正的长城不在海上,而在人民心中。” 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任何外部封锁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