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一位脖子上挂着好几大串铜钱的男子,当时处于民国初年,但是还处于一个过渡的时期,民间不但还流通着铜钱,甚至有很多地方还在铸造。 1917年那会儿,中国刚进入民国没多久,清朝虽然没了,但老一套的东西还到处都是。街上好多人脖子上都挂着好几串铜钱用呢,有的地方还在铸铜钱。那时候啊,新的和旧的东西掺杂在一起,钱币的用法也没完全统一起来。那是一个冷得直哆嗦的冬天,街上到处飘着薄雾。一个中年大叔急急忙忙穿过热闹的集市,脖子上挂着好几串沉甸甸的铜钱,走一步晃一下,还叮当响。这些铜钱里,有清朝时候的老古董,也有民国新铸的。听说1914年那会儿,云南东川矿业公司造了好多“民国通宝当十钱”,天津造币厂也弄了些“民国通宝背一文”的铁钱。就连袁世凯想当皇帝那会儿,都试着做了些“洪宪元宝”和“洪宪通宝”的方孔钱。 大叔走进一家小卖部,想买点日常用的东西。店里的老板是个老爷子,他麻利地接过铜钱,一枚一枚地瞧,看它们新不新、是哪个年代的。虽说那时候银元和纸钱已经挺普遍了,但在好多偏远地方,铜钱还是挺好用的。老爷子一边数钱,一边念叨:“这铜钱,虽然比不上银元值钱,但在这种乱糟糟的年代里,用起来倒也踏实。”这个大哥是个平凡的小生意人,天天在各个市场间跑来跑去,就靠那点不多的钱过日子。铜钱对他来说,不光是买东西用的,更是他生活的依靠。这年头不太平,钱的价值好像变得没准儿了,但铜钱让人心里踏实。 最后,大哥拎着刚买的日常用品,继续往前走。铜钱在他脖子上叮当作响,好像在讲这个时代的事儿。虽然时代变了,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但铜钱还是在老百姓中间流通,记录着这些日子的变化。
1917年,一位脖子上挂着好几大串铜钱的男子,当时处于民国初年,但是还处于一个过
飒沓风华舞
2025-04-12 17:52:44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