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国演义》最笨的就是诸葛亮!他不辅佐雄才大略的大汉正牌丞相曹操,偏要追随那位织席贩履,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 刘备的家世并不显赫。 他的祖先经历了县侯、乡侯到亭侯,最终降至平民。 他的父亲早逝,母亲为生计做织席贩履之事。 尽管如此,少年时期的刘备并不只是一个普通街头混混。 虽然出身贫寒,但他曾在当地的贵族学校接受过教育,并且与当时的权贵子弟公孙瓒同窗。 当时东汉朝廷的腐败引发了黄巾起义,地方军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方控制权。 东汉政府授予了地方刺史军政合一的权力,刘备迅速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这一时期的地方军阀竞争激烈,刘备成为了最早崛起的地方势力之一。 与此同时,历史上众多有力的军阀如袁绍、袁术等,也获得了强大的军力。 刘备能够迅速聚拢关羽和张飞等英才,并不是偶然。 他凭借自己壮大的势力,吸引了这两位英雄。 关羽、张飞之所以愿意追随刘备,更多是因为刘备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刘备不仅能够为关羽和张飞提供军饷、粮草等支持,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 尽管有时由于权力的分配问题,张飞和关羽之间也存在矛盾。 此外,他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与其他地方军阀相比,刘备有着更强的个人魅力。 关羽和张飞等猛将虽然在武艺上高人一等,但刘备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确保了他们的忠诚。 在他占据了徐州的地方后,逐渐从一个游走在各大军阀间的雇佣军团军官,晋升为徐州刺史。 面临吕布的威胁,刘备依然成功保住了徐州。 刘备在逃往荆州后,驻扎小沛,逐渐与当地的士族建立了联系,这些人向他推荐了名叫诸葛亮的杰出人才。 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刚到之时,诸葛亮恰巧不在家。 刘备心中未曾放弃,再次派人打听诸葛亮的行踪,得知他已归家,便决定再度前去。 此次出发,张飞认为无需如此大费周章,派一名武士前去即可。 但刘备却坚持不能以轻率态度对待。 最终,张飞被说服,三人骑马再次踏上了前往隆中的路。 这次行程异常艰辛,北风刺骨,张飞不禁抱怨为何要冒着如此严寒前行。 可惜,抵达时仍未见诸葛亮,只得留下信件。 春回大地,刘备再次整装待发。 尽管关羽和张飞有些不满,刘备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心。 经过艰难跋涉,三人终于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外,等候片刻,直到诸葛亮醒来。 刘备言辞中透露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诸葛亮深受感动,最终同意出仕辅佐刘备。 另一方面,诸葛亮没有选择投奔曹操,而是辅佐刘备,这一决定引发了讨论。 曹操的实力雄厚,所拥有的谋士和将领众多,包括荀彧、郭嘉、程昱等。 即便诸葛亮聪明绝顶,他也难以在这样一个群英荟萃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更何况,曹操的权力已经非常稳固。 如果他投奔曹操,极有可能沦为一个平凡的谋士。 其次,曹操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然而其实际操作却与“汉室忠臣”这一身份相去甚远。 曹操表面上是忠诚于汉朝,实则是将汉献帝刘协视为自己的工具。 作为一个志在复兴汉室的忠臣,诸葛亮认为曹操实际上是一个篡位者。 此外,公元194年,曹操征讨徐州时,屠城杀人。 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而琅琊郡当时属于徐州,曹操的屠杀直接影响了诸葛亮的故乡。 当地百姓深受其害,许多人对曹操怀有深仇大恨。 这种仇恨深深地烙印在诸葛亮的心中。 诸葛亮的加入,帮助刘备平衡了内部分歧,特别是关羽和张飞等“元老派”的影响力。 关羽和张飞,他们有时会因诸葛亮的决策感到不满。 与此同时,刘备还聘请了庞统,虽然两人在战略上存在不同看法,但刘备能巧妙地利用两人各自的优势。 在他成功夺取益州后,刘备开始重用益州本土人士。 在刘备去世后,益州派的法正、李严等人逐渐攀升,地位上超过了诸葛亮的荆州派。 尽管如此,诸葛亮依然在赵云等少数将领中享有声誉,赵云对其的崇敬甚至超过了对刘备的敬仰。 参考文献:[1]贾光峰.呈现柔弱儒生本性的仁君刘备形象之惑——从刘备形象的儒生本性论当代学者的儒家评判观[J].阴山学刊,2016,29(1):40-44
有人说:《三国演义》最笨的就是诸葛亮!他不辅佐雄才大略的大汉正牌丞相曹操,偏要追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12 19:47:15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