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15日,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收到一封国内的密电。密电由自己的心腹乌弗基尔发来,向他密告国内政局有异,恳请国王赶紧回国。 1972年8月15日,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正在巴黎与法国总统蓬皮杜进行会谈。这位身着白色军装、面容威严的北非君主刚刚结束了一场国事活动,他的随行副官快步走来,递上一封来自国内的加密电报。哈桑二世迅速浏览了电文内容,他的国防部长乌弗基尔报告国内政局紧张,建议国王尽快回国。 "看来我们明天得提前返回拉巴特了。"哈桑二世对副官说道,语气中透露着一丝担忧。他并不知道,这个被他视为忠臣的乌弗基尔,正在国内精心布置一场致命的陷阱。 而这封密电,正是这场阴谋的第一步。 十五年前,1957年8月,在反抗西班牙和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中,哈桑二世的父亲穆罕穆德五世成功建立了摩洛哥王国。然而哈桑二世继位后,这个位于欧非交汇处的国家并没有走向现代民主政体,反而在1970年通过新宪法加强了君主专制。 "陛下,我们可以安排一场演习。"一个月前,乌弗基尔在拉巴特王宫的军事会议上提出,"当您从法国访问归来时,我们安排几架战机进行'拦截',您挺身而出,坚决平定这场'叛变'。这样既可以展示您的勇气,又能为清洗反对派提供借口。"乌弗基尔的眼睛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知道哈桑二世无法拒绝这个提议。毕竟在一年前的一次宫廷宴会上,国王成功挫败了一次叛变,这让他收获了不少声望。 哈桑二世果然同意了这个计划,却不知自己正步入一场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乌弗基尔随后找到了凯尼特拉空军基地指挥官阿梅克兰中校,许诺事成后给予高位,获得了这位本就对国王不满的军官的支持。 但整个计划中还有一个关键环节——执行任务的飞行员。为避免提前泄露消息,阿梅克兰只向三名最忠实的飞行员透露了真相,其余参与行动的飞行员直到起飞后才被告知任务内容。 在安排好一切后,乌弗基尔发出了那封致命的密电,促使哈桑二世按计划提前返回摩洛哥。此时的国王全然不知,在自己专机飞越摩洛哥领空的那一刻,六架装载了实弹的F-5战斗机将会升空,执行的不是演习,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 1972年8月16日,阳光明媚,哈桑二世的波音727专机平稳地穿越云层,进入摩洛哥领空。国王透过舷窗俯瞰着蔚蓝的地中海沿岸,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即将上演的"假叛变"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此时,机舱内的乘客们——外交官员、随行人员和安保人员——都沉浸在轻松的氛围中,全然不知一场真实的生死危机正在逼近。 就在专机接近首都拉巴特上空时,机长突然通过对讲系统向国王报告:"陛下,有六架战斗机接近我们,要求我们改变航向前往凯尼特拉空军基地。"哈桑二世平静地回应:"不必理会,按计划飞往拉巴特。"他以为这只是按照预先安排好的"演习"开始了。 然而,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发生了。六架F-5战斗机突然在专机前方打出一连串20毫米口径的警告炮弹。哈桑二世脸色骤变,几秒钟之内,无数炮弹穿透专机机身,机舱内顿时变成了一片修罗场。随行的外交人员有多名当场死亡,数十人受伤,鲜血和尖叫充斥着整个机舱。两个发动机被击中,冒出滚滚浓烟,专机开始剧烈摇晃并迅速下降。 "他们是来真的!"哈桑二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乌弗基尔和阿梅克兰彻底背叛了。面对生死危机,这位在政治上强势的君主展现出非凡的冷静和机智。他迅速冲进驾驶舱,命令飞行工程师通过无线电向攻击者喊话:"暂停!暂停!暴君已死,请立即停止攻击!" 攻击飞机的指挥官布哈利夫中尉此时也陷入了困境。由于摩洛哥空军训练和维护水平不足,六架F-5战斗机中,有些机炮出现了故障无法击发,有些飞行员因紧张而无法命中目标。更重要的是,那些临时被告知任务的飞行员,在得知要刺杀国王后,内心充满了犹豫和恐惧,影响了攻击效果。 当听到"暴君已死"的消息后,布哈利夫中尉原本打算驾机直接撞向波音727,但现在他松了一口气,下令六架战斗机撤退。他相信,在如此密集的弹雨下,哈桑二世不可能还活着。 但命运给了哈桑二世一线生机。只剩一个正常工作的发动机的波音727,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操控下,摇摇晃晃地飞向了最近的拉巴特机场。由于后部起落架在攻击中受损,专机迫降时直接冲进了机场旁边的草坪,但最终还是安全停了下来。 灾难还未结束。就在哈桑二世准备撤离飞机的那一刻,三架F-5战斗机再次出现在机场上空,对着人群密集处疯狂扫射。国王的保镖死死地将他护送进机场VIP等候室,厚重的墙壁挡住了20毫米炮弹的攻击。随后,哈桑二世乘坐接应的汽车,开始了一场生死时速的逃亡。 而在凯尼特拉空军基地,得知国王仍然活着的阿梅克兰中校已经慌了神。他孤注一掷,派出六架战机发动了对王宫的第三次攻击。然而,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哈桑二世没有回到王宫,而是秘密前往了斯基拉特宫,再次躲过一劫。
1972年8月15日,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收到一封国内的密电
熹然说历史
2025-04-12 20:23:28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