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

有意义的旅行 2025-04-12 20:40:39

1961年,斯大林坟墓被挖开,军官们将其从水晶棺中抬了出来,迅速剥去他军服上的金钮扣,换上铜纽扣,随后将他装入一口普通棺材,这到底怎么回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1年11月的一个深夜,莫斯科红场空无一人,冷风刮得人脸生疼,列宁墓前连只麻雀都没有。 可就在这寂静的黑夜里,一件震撼整个苏联的事,正悄悄进行着——斯大林的坟墓,被挖了。 不是有人盗墓,也不是考古发掘,而是苏共中央自己下的命令,秘密行动,连一纸公告都没有。 更奇特的是,这一切居然是在红场最核心的位置进行的。干嘛?把斯大林从他那水晶棺材里抬出来。 几十年前,他死后可是风风光光地被安放在列宁身边,水晶棺,军礼服,金纽扣,跟神一样供着。可现在,情况变了,风向说变就变。 赫鲁晓夫一句“清算个人崇拜”,直接让斯大林从神坛掉到了地上,甚至被“赶出”列宁身边。 这事其实早就悄悄定下来了,只是没人敢公开说。赫鲁晓夫选了个阅兵当天晚上动手——白天广场封闭、群众都被安排看热闹,晚上方便“悄咪咪”开工,真是有计划有组织。 到了午夜,一队军官穿过黑压压的红场,走进列宁墓。他们不是来纪念,而是带着任务来的——把斯大林的遗体弄走。 墓门一关,所有人屏气凝神,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挖墓时石头与铁器碰撞的声音,清脆得吓人。 到了水晶棺前,几个军官小心翼翼地把斯大林抬起来,这一抬,几十年的“神像”,就要“打回凡间”了。 最戏剧性的一幕来了——军官们开始动手,把斯大林军装上的**金纽扣,一个一个拆下来。 答案很简单:金的,太“排面”,太“领袖范儿”。现在他要“下岗”,得穿得“朴素”点,于是给他换上普通的铜纽扣,一身看起来就像个普通老干部。 衣服换好,人也抬出来了,接下来——把水晶棺也撤了。那个曾经让无数苏联人膜拜的透明玻璃“神坛”,现在连个影都不给留下。 军官们又抬来一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棺材**,甚至没雕花没装饰,四平八稳,一点都不像“前最高领袖”的配置。 斯大林就这样被装进去,钉上钉子,直接送去克里姆林宫墙下的领导人墓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的小角落。 没告别仪式,没哀乐,没群众送行,连苏联新闻都只字未提。 第二天清晨,红场恢复如常,列宁墓门一开,还是那个熟悉的场景——只是,斯大林的身影,已经不在。 原本的联合陵墓里,只剩下列宁一个人孤零零地躺着。而斯大林,只在克里姆林墙上多了一块简简单单的墓碑,写着他的名字和生卒年,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溢美之词。 为什么赫鲁晓夫要这么干? 很简单,他要做切割。斯大林时代的恐怖肃反、无数冤狱、粮食危机、独裁统治,都是赫鲁晓夫急于摆脱的包袱。 他要告诉全国乃至全世界:“我们已经跟过去告别了。”斯大林,从此不再是“伟大的舵手”,而是一个“曾经犯过大错的普通人”。 而最有意思的,是那些金纽扣,后来据说被秘密销毁了——就怕有人捡起来当“纪念品”,引起不必要的政治麻烦。 整个迁葬过程,没有喇叭,没有群众,只靠几十个穿军装的干部,在夜里几个小时就悄悄搞定了。 一代枭雄,几十年苏联的“象征”,最后却连夜被抬走,连点动静都没留下。斯大林生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死后却被打回“普通人”行列,这结局,说实话,太反差了。 你可以说这是清算历史,也可以说是政治翻篇。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夜,苏联真正告别了斯大林时代。 至于他值不值得被这样对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