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人叫蒋介卿,他和蒋介石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蒋介石小时候最痛恨的人,然而在蒋介石得势后不仅给他官做,还保他富贵,那么蒋介石为何会这样做呢?
1895年是蒋介石不愿提起的一年。这一年最宠溺他的父亲蒋肇聪病逝,临终前蒋肇聪望着才8岁的蒋介石很是担忧,直到长子蒋介卿答应会善待继母和蒋介石后,他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蒋肇聪先后娶过3个女人,蒋介卿是原配徐氏所生,后来徐氏病逝,蒋肇聪又娶了孙氏,结果孙氏过门不到2年便染时疫病逝,于是又娶了账房王贤东的堂妹王采玉做填房,而蒋介石正是王采玉所生。
由于是老来得子,蒋肇聪对蒋介石溺爱有加,当然这还有个原因就是蒋肇聪的大哥蒋肇海膝下无子,所以蒋介卿幼时就过继给了蒋肇海以承门户,因此在蒋肇聪看来,蒋介石才是他实际意义上的长子和接班人。
那时的蒋肇聪已经是溪口镇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他不仅将玉泰盐铺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还扩大业务经营米、面、油、茶叶和石灰等,且生意兴隆。
蒋肇聪不仅生意做得好,他还给人做诉讼的营生,由于他和官场中人交情匪浅,因此但凡找他帮忙打官司,没有不胜诉的,所以他又得了一个“管公堂”的名号,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很快他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大人物。
所以,蒋介石的童年生活富足,又很得宠,这样一来就让他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但再怎么淘气,蒋肇聪都不舍得责骂他。
不过,蜜里调油的好日子随着蒋肇聪的离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蒋肇聪去世后,蒋介卿和王采玉龃龉不断。
有一次蒋介卿打牌输了钱,看到身边有个和尚在围观,便认为是和尚给他带了晦气,所以给了和尚一耳光,王采玉是个信佛之人,看到后就与蒋介卿发生了争吵,而蒋介卿则借机逼迫王采玉分家,最终他将家产尽数拿在了手里,只给王采玉和蒋介石母子3间小屋和几亩租金不多的薄田度日。
蒋介卿的做法明显是欺负人,可蒋介石也才8岁,王采玉又只是个填房,根本没有和蒋介卿抗衡的能力,所以蒋介石虽然愤怒之极却也无可奈何,从那时起,他和母亲的生活过得极为艰难,而这件事也就成为了蒋介石心中拔不走的一根刺。
然而蒋介卿怎么也不会想到,蒋介石长大后竟然有了大出息,此时的他后悔不迭,所以在蒋介石混得风生水起后,趋炎附势的他便大脸贴上去一口一声:“我亲爱的弟呀!”压根不提当年闹分家的事情。
蒋介石虽然对蒋介卿当年的恶行恨之入骨,但此时的他位高权重,更需要塑造好名声,所以他不光不计前嫌,还主动推荐蒋介卿出任广东省英德县县长。
按说此时的蒋介石完全可以封个更大的官给蒋介卿,不过蒋介石对这个哥哥非常了解,知道他是个只会吃喝嫖赌的草包,不堪大任。
果然没过几个月,蒋介卿贪污受贿的行径就暴露了。
这时,蒋介石才得知,蒋介卿走马上任后,不仅不为当地民众造福,反而胡作非为,搞得地方上乌烟瘴气,无奈蒋介石只能对他进行撤职处理,然而他拍拍屁股是走了,可县内库亏空的数千元的账目却对不上账,省府无奈只得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脸上无光又不愿意让蒋介卿落人话柄,于是只能替蒋介卿补上了亏空。
此后,蒋介卿便一直闲居于溪口,直到蒋介石要迎娶宋美龄时,蒋介卿才又逮到了巴结蒋介石的机会。
原来,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一直留在溪口老家,蒋介石为了能借助宋氏家族的势力答应先离婚,再迎娶宋美龄,但毛福梅不仅生育了蒋经国,还服侍公婆,再加上毛福梅这种传统妇女把离婚看做是精神上的羞辱,因此她无论如何不肯离婚,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蒋介卿以长兄的身份从中斡旋,最终以毛福梅离婚不离家的条件,逼迫毛福梅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正因出力有功,蒋介卿得到宋美龄的推荐出任浙江海关监督,结果他在任上仗着蒋介石的权势中饱私囊,购屋纳妾,闹得名声很不堪,蒋介石担心他会影响到自己的名誉,只得让人接替了他的职务,自此后,蒋介石为了避免蒋介卿在官场出丑,宁可在经济上对他极为慷慨,也不肯再给他一官半职。
蒋介卿靠着蒋介石的名头在溪口做起了土皇帝,他脾气暴躁,动辄对人拳打脚踢,很是蛮横无礼,但大家慑于蒋介石的威严,对他敢怒不敢言。
1936年12月,蒋介卿在任家吃酒,高踞上座的他正举杯畅饮时,突然听说西安发生兵变,蒋介石被扣的消息,一时竟吓得掷杯离席,回到家中就病倒在床,等到蒋介石被放回南京的消息传来时,蒋介卿已经病入膏肓,尽管蒋介石迅速送来10支人参,可这也没能挽回蒋介卿的性命。
很多人都说蒋介卿平时作威作福,得罪了不少人,听说蒋介石蒙难,他害怕没了靠山遭人报复,才受不住惊吓一命呜呼。蒋介石虽然不待见蒋介卿,但他也认为蒋介卿是因他而死,所以他返回故乡将蒋介卿风光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