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郭沫若病重之际,妻子任立群守在身旁,问他还有什么愿望,郭沫若提出想见前妻佐藤富子一面,任立群立刻寄信去了大连,谁知却被佐藤富子坚定拒绝:我这一生活得像条野狗。 佐藤富子,原名就叫佐藤富子,生在日本一个普通人家。1916年,她在东京一家医院当护士,郭沫若因为探朋友路过,两人就这么撞上了缘分。第一次见面,她忙着收拾医疗器械,他站在走廊尽头盯着她看,后来还夸她像圣母玛利亚。没多久,两人就走到了一起,郭沫若给她起了个中国名字“安娜”。那会儿,爱情来得快,可麻烦也不少。佐藤富子家里听说她要嫁给中国人,炸了锅。父母死活不同意,觉得中日关系那模样,嫁过去没好日子。可她硬是收拾东西,留封信就跑了,跟郭沫若结了婚。婚后,她一心扑在家庭上,生了五个孩子,每天起早贪黑操持家务,用有限的条件撑起这个家。 1930年代初,郭沫若带她回中国探亲。她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满眼都是新鲜,周恩来还亲自招待过她。那顿饭桌上,周恩来夹菜给她,让她尝尝中国味儿,她挺感动。可好景不长,1937年七七事变,郭沫若决定回国抗日,留她一个人在日本带着孩子。她打开他留下的信,字不多,心却凉了。从那以后,她得独自扛起生活。邻居指指点点,孩子老被欺负,她卖了家里能卖的东西,连郭沫若的书稿都没留住。晚上灯光昏暗,她就坐那儿缝衣服,硬挺着过日子。 到了1948年,她带着五个孩子跑来中国找郭沫若。那趟路不好走,船晃了好几天,到了后一路颠簸才找到他家。可推开门一看,郭沫若跟新妻子任立群还有一堆孩子围坐一块儿,桌上摆满吃的。她愣在门口,手里的包都掉了。郭沫若瞅了她一眼,冷冷地说让她回日本。她没闹,拉着孩子就走,心彻底碎了。后来周恩来听说了,派人联系她,安排她搬到大连。她带着孩子上了卡车,到了那儿安顿下来,住进一间破屋,孩子们慢慢找到活儿干。 1977年,郭沫若病重,躺在病床上喘着气。任立群问他还有啥想干的,他说想见佐藤富子。任立群写了信寄过去。可没几天,佐藤富子回话了,态度硬得像石头:“我这一生活得像条野狗,不去。”她坐在大连的小院里,手里捏着信,眼睛望着远处,没多说啥,就回了屋。这拒绝来得干脆,可背后是她几十年咽下的苦。 她在大连的日子慢慢平静了。住的小院不大,种了几棵树,春天能发芽。她拄着拐杖每天走几步,屋里放着个旧茶壶,是从日本带来的念想。孩子们大了,搬出去过自己的日子,她就一个人守着这屋。郭沫若留下的手稿,她攒了好些年,后来叫人拿走捐给了国家。她晚年常去海边坐着,手里拿根木杖,望着海浪出神。 1994年,佐藤富子101岁,走到了头。那天冬冷,她躺在床上,气息越来越弱。她交代把攒的钱捐给中国科研,最后说了一句:“葬在这儿,我是日本人,可心在中国。”她走后,墓立在大连海边,碑上名字简单,海风吹着草晃。 佐藤富子这一生,从日本到中国,爱情甜过也苦过。她跟郭沫若的缘分,从热乎乎的开始到冷冰冰的结束,她没低头。郭沫若背叛她,冷漠待她,她却靠自己撑了过来。到最后,他想见她,她直接甩了句“活得像野狗”,转身走人。她这选择,带着对爱的坚持,也带着对自己的尊重。
想骂就骂的王洪文后来我和王洪文、迟群一块看电视,长达两年时间。屋里有两排沙发,一
【41评论】【1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