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故宫居然把3000套清朝御林军的铠甲当做员工福利出售,每套只要5毛钱,还规定员工必须把铠甲拆开,里面的丝绵要取出来,这在当时显得有些奇特。想想清朝皇家御林军的铠甲,居然只卖5毛,放到现在简直不可思议。不过在1973年,贱卖这些铠甲的事听起来真的挺荒唐的。 在上海恒源祥博物馆,有一条皱巴巴的破旧棉被,标签上清楚地写着乾隆御林军铠甲内胆制成。真让人意外,这条被虫蛀得发黄的被子,竟是用3000件皇家铠甲拆骨扒皮换来的?这背后的故事真是让人感到啧啧称奇。 时光回到2011年,故宫的退休员工老曹小心翼翼地抱来了这条伴随了他半辈子的被子。 当年他和媳妇在故宫库房花5块钱买了10套铠甲,硬是抡着斧头砸了三天三夜。 牛皮裹着铜钉的铠甲比石头还硬,两口子虎口震出血才掏出丝绵。 老曹边擦眼泪边说:那时候冷得连尿尿都结冰,要不是这床被子,我闺女早就冻死在月子里了。 这事儿得追溯到1973年的那个冬天。 故宫的库房里堆满了两万件乾隆时期刚出炉的铠甲,外层是牛皮制成,能抵挡刀箭,而江南的丝绵比如今的羽绒还要暖和呢。 可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谁会管这些封建的破玩意? 革委会的干部一拍大腿:拆了! 把丝绵发给员工,暖暖过冬! 600多位员工带着全家辛苦攒下的钱来争抢,五毛钱一套的古董便宜得比买白菜还划算。 有个大姐把为儿子娶媳妇的钱全部拿出来,买了五套铠甲,拆开后竟然得到二十斤丝绵。 她边拆边骂:这皇帝真有本事,这丝绵比供销社的棉花软得多了,至少有十倍的差距! 最搞笑的是院里的领导制定了新规矩:现场必须拆得稀巴烂才能拿走! 牛皮外甲全当废物扔,有人把铜钉抠下来给孩子当弹珠玩耍。 听说八一电影厂把一千套道具给拉走了,里头清兵穿的铠甲可都是正货,拍完戏就直接扔在片场,搞得生锈得厉害。 到了九十年代,专家看到老曹家的被子,差点没晕过去当年当废品处理的铠甲,现在在拍卖行的起价居然是百万! 故宫库房里剩下的一万六千套都成了珍贵的镇馆之宝,放在玻璃罩里好好展着,可那三千套拆掉的,怎么也拼不回来了。 瞧瞧博物馆里老曹捐的那床旧被子,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啊。 要是您置身于1973年,您会果断拆了那件古董铠甲换条能保命的被子,还是宁愿受冻也要守护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呢?
1973年,故宫居然把3000套清朝御林军的铠甲当做员工福利出售,每套只要5毛钱
艾比拜说科技
2025-04-13 10:08:08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