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端到端”(End-to-End)已成为行业的热门

鄞钰评科技 2025-04-13 17:08:01

在自动驾驶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端到端”(End-to-End)已成为行业的热门关键词。但你是否知道,什么是端到端?看似统一的“端到端”背后,其实暗藏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

传统自动驾驶系统通常由感知、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多个独立模块串联而成,如同工厂流水线,每个环节由不同团队开发。这种设计的弊端就是模块间信息传递可能失真,且难以应对复杂场景的突发变化。

“端到端架构”的核心理念是模仿人类驾驶的直觉——从传感器输入(如摄像头画面)直接输出车辆控制指令(转向、油门、刹车),无需中间环节的“翻译”。就像人类看到红灯会直接踩刹车,而非先分析“红灯什么形状、挂在哪、亮没亮”。

一段式端到端将自动驾驶的感知、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等多个模块整合为单一模型,从传感器输入(如摄像头、雷达数据)直接输出车辆控制指令(如转向、加速、刹车),中间无需人工划分功能模块。

通过统一的深度学习模型处理全流程,减少信息传递损失,提升决策连贯性。能够处理未定义的障碍物(如掉落石块、火堆等),模型通过数据学习自动生成应对策略,而非依赖预设规则。但决策过程缺乏可解释性,调试困难。需海量驾驶数据和强大算力支持,对工程化能力要求极高。

代表企业:特斯拉、Momenta、理想汽车

两段式端到端(Two-Stage End-to-End)将流程分为两个阶段

1、感知与决策阶段:通过传感器数据识别环境并生成初步决策

2、规划与控制阶段:将决策转化为具体的车辆控制指令

保留了传统架构的部分模块划分,便于分阶段优化和调试。可通过规则化算法(如安全网络)增强系统稳定性,降低风险。适合当前数据积累不足或算力有限的企业,是过渡阶段的务实选择。

代表企业:华为ADS 3.0、卓驭科技

一段式端到端通过高度整合实现拟人化驾驶,但需解决可解释性与工程化难题,两段式则以模块化设计平衡性能与安全,是当前主流过渡方案。随着数据积累与算力提升,一段式有望成为高阶智驾的终极形态,而多模态大模型(如VLA)可能进一步推动技术迭代。

0 阅读:0
鄞钰评科技

鄞钰评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