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终下旨:陈家幼子陈子善赐入国子监,年俸三百石。这看似是个“恩典”的结

罗婷来说事 2025-04-13 19:52:41

朱元璋最终下旨:陈家幼子陈子善赐入国子监,年俸三百石。这看似是个 “恩典” 的结局,背后却藏着诸多曲折。有人说,帝王之心不可测,朱元璋此举是出于愧疚,也有人说这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 那夜,朱元璋在奉先殿对着陈老将军的牌位独坐了一宿,天快亮时,他说了句:“帝王枕边容不下第二个枕头啊。” 这话看似无情,可又有谁能真懂帝王的心思呢?明明陈家为他朱元璋出生入死,祖父为他挡了九箭,父亲为大明战死沙场,为何还会被抄家? 事情还得从那天的大殿说起。当 8 岁的陈子善梗着脖子,对着朱元璋怒吼:“我祖父为你挡了九箭,父亲为了大明战死沙场,你为何还要抄我陈家!” 朱元璋脸上的褶子猛地一抖,握着龙椅的手青筋暴起。那气势,仿佛下一秒就要把陈子善生吞了。可奇怪的是,他那双鹰眼却避开了孩子那充满怒火的眼睛。 “放肆!你陈家勾结胡惟庸私藏军械,真当朕是瞎的?” 朱元璋的嗓门震得房梁都晃了起来。这话听起来义正言辞,可刑部尚书却悄悄擦了把汗。因为陈家地窖里搜出的三百副甲胄,是他亲手带人埋进去的。满朝文武都明白,老朱这是要清理淮西旧部,找个由头罢了。谁能想到,陈家这硬骨头,临死还蹦出个带刺的嫩芽。 陈子善突然 “咯咯” 笑了,那笑声在死寂的大殿里格外诡异。他伸出小手抹了把脸上的血,指着朱元璋腰间的玉佩:“皇上可还记得这龙纹佩?祖父替你挡第三箭的时候,箭镞就卡在这玉佩的云纹里。” 朱元璋下意识按住玉佩,那处凹痕硌得掌心生疼。 就在这时,白胡子老头汤和 “咚” 地跪在丹墀下。这汤和可是开国功臣,卸甲多年,此刻却披着当年血战鄱阳湖的破战袍,背上还插着九支断箭。“陛下!陈老将军的箭伤,老臣背了二十年!” 汤和重重磕了个头。 大殿里响起窸窸窣窣的铠甲声。不知何时,殿外跪满了开国武将,个个背着插满断箭的藤甲。按淮西军旧部的规矩,替主帅挡过的箭要背到棺材里。朱元璋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看着陈子善弯腰捡起块碎瓷片,在自己手心划了道血口子。 “皇爷爷!” 朱允炆抱着本《孝经》闯了进来,小脸煞白却死死挡在陈子善身前。朱元璋浑身一震,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的雪夜,那时自己抱着饿死的爹娘尸体,陈老将军也是这样用身子护着他。 有人说,朱元璋是被朱允炆的举动触动了,也有人说他是忌惮那些开国武将。但陈家幼子最终有了这样一个结局。而朱元璋那句 “帝王枕边容不下第二个枕头啊”,随着晨风散在卯时的薄雾里,再没人敢提。

0 阅读:21
罗婷来说事

罗婷来说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