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恰好戳中了现代军事博弈的暗面——当枪炮暂时沉寂时,舆论场的硝烟往往最浓。美国媒体突然改换的话术里,藏着个再明显不过的悖论:他们自己刚把福特级航母吹成“人类工程奇迹”不到三年,现在却对着中国说“技术先进未必是好事”。这种前后矛盾的叙事,像极了马拉松赛跑时领先者突然转身对追赶者喊“别跑太快会抽筋”。 看看美国海军的动作就知道话术有多虚伪。就在《国家利益》发文前两周,五角大楼刚批准了第三艘福特级航母的建造预算。嘴上说着“别搞军备竞赛”,手里却在疯狂下饺子,这种双重标准简直把“只许州官放火”写在了脸上。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特意拿电磁弹射说事——这项让美国航母栽跟头的技术,中国003型航母已经成功应用。当老师傅发现徒弟青出于蓝时,最本能的反应大概就是劝人家“别练危险动作”了吧? 这种舆论战套路咱们其实不陌生。当年歼-20隐身战机刚亮相,西方不也集体唱衰“中国搞不出合格发动机”吗?结果现在太行发动机的轰鸣声,把这些质疑碾得粉碎。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如今轮到航母领域,某些人又开始老调重弹。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军工早过了需要看别人脸色的阶段。从北斗组网到高超音速武器,哪次不是顶着“技术陷阱论”闯出来的路? 说到航母数量问题更显美式话术的精明。美国现役11艘核动力航母,却劝别人“别贪多”,这和富豪劝工薪族“钱多烦恼多”有什么区别?别忘了去年美军还在西太搞双航母演习,这会儿倒操心起别人家的航母够不够用了。说白了,这就是套着学术外衣的战略忽悠,想用舆论绳索给后来者设限。 不过咱们也得清醒,这种舆论攻势背后藏着更深层的算计。随着福建舰海试临近,西太平洋即将首次出现能与福特级抗衡的航母力量。当硬件优势逐渐缩小时,话语权的争夺自然升级。那些看似好心的“建议”,本质上和英国当年劝德国“别造无畏舰”如出一辙,都是既得利益者对规则解释权的死守。 值得玩味的是中国军迷的反应。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点赞最高的留言是:“谢谢提醒,但我们的航母叫‘福建舰’,不叫‘福特级’。”这种自信背后,是无数个山东舰夜间起降训练的视频,是055大驱纵横四海的身影,是二十年磨一剑的底气。当年瓦良格号锈迹斑斑的船体,谁能想到会孵化出今天驰骋深蓝的钢铁长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恰好戳中了现代军事博弈的暗面——当枪炮暂时沉寂时,舆论场的硝
漫步云端追梦行
2025-04-13 22:37:10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