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曾经给孙权献上一计:趁着刘备到镇江见孙权时,将之软禁起来,与关羽、张飞分开。然后周瑜指挥关羽、张飞去当炮灰,与曹操作战。 三国那会儿,真是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曹操这个大老虎横行霸道,孙权呢,就守着江东那片地儿自得其乐,刘备呢,还在慢慢攒他的小本本,想成为大佬还差得远呢。都说“乱世出英雄,各玩各的牌”,在那会儿,谁不想用点脑子和拳头把别人比下去呢? 就在赤壁大战快开打前,周瑜这家伙给孙权支了个招,说:“哎,咱们等刘备来镇江串门的时候,把他留住不让走了咋样?这样一来,蜀汉那边不就散架了嘛,关羽、张飞就成了光杆司令,只能乖乖听话或者上战场当炮灰了。” 可这计划啊,看着挺美,其实跟踩钢丝似的,一不小心就得摔个大跟头。你想啊,刘备要是被扣住了,关羽、张飞能乐意吗?他们哥仨感情深似海啊,会不会一怒之下跟东吴干一架,或者直接倒戈相向,投奔曹操那边?这些问题就像头顶上悬着的大锤子,吓得孙权直哆嗦,根本不敢乱来。毕竟,这联盟的小船儿说翻就翻,万一真撕破了脸,那场面,想想都让人肝颤。更逗的是,这种危险情况可不只是在打仗时才蹦出来。就拿周瑜那“攻打四川再并张鲁”的馊主意来说,刘备手下殷观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要是四川那块硬骨头啃不下,咱们往回撤的时候,谁能打包票孙权那小子不会抄咱们后路?”这话直接戳破了孙刘联盟那层“塑料友情”,让人恍然大悟。刘备一听,立马摆手不干,算是躲过了一场大难。 所以说,不管是赤壁大战那会儿,还是定大局的关键时刻,刘备心里始终琢磨着一件事:咋能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他明白,信任是得讲,但也不能傻乎乎啥都信。这不,周瑜带着大军到樊口跟刘备汇合,刘备可机灵了,没一股脑儿把兵都交出去,偷偷给关羽、张飞留了两千人当“私房钱”。这既是对周瑜指挥能力的“小小质疑”,也是给自己留的后路。 历史证明,刘备这小心眼儿用得正着。正是靠着这种走一步看三步、啥事儿都提前准备的脑子,他才能在乱世里混得风生水起。说不定,古人说的那句“不主动害人,但防人之心得有”就是给他量身定制的。在那个天天上演宫斗剧的年代,也就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才能化险为夷,当上大佬。
当我们搬出来伟人时,西方彻底害怕了,原以为我们只是说说,没想到我们来真的了,不得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