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是陈赓直接下属。钱壮飞:是陈赓直接下属。胡 底:是陈赓直接下属。 说起中共早期的隐秘战线,陈赓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他不光是个打仗的好手,更是情报工作的顶尖操盘手。而在他手底下,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这三个人,组成了一个让人叹服的情报铁三角。他们仨各有绝活,却又配合得天衣无缝,为红军在一次次生死关头提供了救命的情报。 那时候,国民党围剿红军是家常便饭,可陈赓带着这三位,愣是让敌人的计划一次次落空。他们在上海的秘密据点里忙活,外面是租界的灯红酒绿,里面却是彻夜不眠的紧张工作。他们的任务简单又不简单——从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偷情报、分析情报、再把情报安全送出去。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是不容易啊。 李克农,1899年出生在安徽巢县的一个穷苦人家。家里世代种田,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就靠着借来的书本自学成才。1926年,他加入了共产党,随后进了黄埔军校。那时候他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脑子,尤其擅长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信息里找出有用的东西。 到了上海工作后,他成了陈赓手下的情报分析专家。国民党发来的电报、特务传来的消息,他都能从中挖出敌人的破绽。比如1930年秋,国民党准备第一次“围剿”红军,他从钱壮飞送来的情报里分析出敌军的集结地和行军路线,整整忙了一宿,眼睛熬得通红。结果红军靠着他的分析设下埋伏,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这脑子,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李克农的才华越来越被认可,慢慢成了中共情报工作的核心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当了外交部副部长,忙着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出力。1962年,他因病去世,63岁的年纪,留下的却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功绩。 钱壮飞,1895年出生在浙江湖州,家里做点小买卖,日子还算过得去。他年轻时在北平读书,1925年接触到共产主义,觉得这才是救中国的路,于是加入了共产党。之后,他被派到国民党特务机关潜伏,这活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在敌营里,他表面上装得跟没事人一样,每天整理文件、抄抄写写,实际上却在偷偷记下绝密情报。1930年,他截获了国民党“围剿”红军的详细计划,部队番号、进攻时间,全都写得清清楚楚。他连夜把情报抄下来,交给胡底送出去。这份情报最后救了红军一命,可想而知,他在里面得有多提心吊胆。 可惜,钱壮飞没能走到最后。1935年长征路上,他带着重要情报转移,结果碰上敌军袭击,40岁就牺牲了。他的死让人心疼,但他的贡献,谁也抹不掉。 胡底,1899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就跟着爹妈四处讨生活。1926年,他加入共产党,开始干地下工作。他这人话不多,但特别靠谱,尤其擅长搭情报网络,确保每条消息都能安全送到。 在上海,他负责把钱壮飞弄来的情报送出去。一次,他接到李克农的分析结果,外面下着大雨,他裹着破雨衣就出门了,鞋子踩得满是泥巴。他在茶肆、书肆里设联络点,弄得神不知鬼不觉。1930年的那次“围剿”,多亏他冒雨把情报送到中央,红军才能反败为胜。 胡底的结局也挺让人唏嘘。1935年长征时,他在渡河作战中掩护部队,36岁就牺牲了。他用命换来了同志们的安全,真是让人敬佩又心酸。 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在陈赓领导下,真是把情报工作干得滴水不漏。钱壮飞从敌营偷情报,李克农分析情报,胡底负责送情报,三个人就像一台机器的三个零件,缺了谁都不行。1930年那次国民党“围剿”,就是最好的例子。钱壮飞弄来计划,李克农看出破绽,胡底送出去,红军一仗翻盘,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 他们仨的工作不光救急,还帮红军在后来的几次围剿中站稳了脚跟。国民党那边有枪有炮,可就是拿这帮隐秘战线的人没办法。说白了,他们的配合就是红军的救命稻草。 这三个人的命运,最后却走上了不同的路。李克农靠着自己的本事,步步高升,新中国成立后还为外交事业忙活到最后一刻。钱壮飞和胡底就没那么幸运了,长征路上一个40岁、一个36岁,双双牺牲。他们用命换来了革命的希望,年纪轻轻就走了,真是让人觉得可惜。 不过,不管结局咋样,他们仨的贡献是实打实的。没有他们在隐秘战线上的拼命,红军可能早就撑不住了。他们的故事,值得咱们好好记住。
李克农:是陈赓直接下属。钱壮飞:是陈赓直接下属。胡底:是陈赓直接下属。 说起中
潮女炫风尚
2025-04-14 01:41:55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