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说:林徽因床头的飞机残骸,是为纪念徐志摩。她的堂弟林宣说,根本不是这回事。

趣叭叭呀 2025-04-14 10:54:59

传言说:林徽因床头的飞机残骸,是为纪念徐志摩。她的堂弟林宣说,根本不是这回事。 1941年,林徽因肺病发作,正半躺在简陋的小床上。 尽管疾病折磨得她不时咳嗽,但她却有些坐卧不安,眼神不时望向窗外。 这时,梁思成匆匆走了进来,他默默地把一个黑色包袱递给了林徽因。 林徽因一边用颤抖的双手打开包袱,一边忍不住就掉下泪来。 只见包袱里有一块用黄绫捆扎的飞机残骸、一把毕业纪念佩剑和一套军礼服。 飞机残骸的边缘已经被烧焦,让人一看,就知道飞机经历了极为残酷的战争。 林徽因悲痛地把飞机残骸贴在胸口,嘴里轻声唤道:“恒儿,你才23岁呀!” 被林徽因唤作“恒儿”的,正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恒。 林恒比林徽因小十几岁,他聪明开朗,再加上在他年幼时,父亲林长民就因病去世,因此林徽因特别照顾他。 所以,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清华任教时,林恒就从福建来到北京,并考入了清华大学,此后便一直在梁家生活。 不过,由于林徽因很疼惜林恒,惹得她母亲很不高兴。因为在她母亲眼里,林恒是丈夫与别的女人生的孩子。 为此,林徽因的母亲没少给林恒甩脸色,林徽因为此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无奈之余,她曾在给外国朋友的信中诉苦,称她夹在母亲和弟弟之间,非常压抑。 然而,读了一年大学的林恒却突然作出了退学的决定。 原来,林恒读大一的时候,正赶上了抗战,于是林恒干脆放弃了学业,投考了杭州笕桥学校,那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飞行员的学校。 笕桥学校建立于1932年,学校不光请来了美国飞行教练执教,还在招生的时候,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年龄在18-24岁,还比如必须具有高中学历…… 经过严格的考核,林恒得以如愿。 在学校里接受士兵教育的时候,林恒才发现,他的同学们大多都是非富即贵的世家子弟或将门之后,而且这些同学大多数都像他一样,是考上大学后,又投身军旅的。 林徽因对笕桥学校的学生并不陌生,甚至在这些学生中,还有她的8个“弟弟”。 事情还得从1937年11月的长沙说起。 那时,日本人为了攻占长沙,对长沙进行了不间断的飞机轰炸。 才从北京逃到长沙的林徽因差点命丧敌人的炮弹之下,眼看日本人的侵略就在眼前,于是林徽因只能强打起精神,与梁思带着孩子们继续往昆明奔逃。 然而在走到湖南晃县的时候,由于道路被炸毁,不能前行的一家人也只能暂时寄住在城中。 不巧的是,舟车劳顿的林徽因患上了急性肺炎,高烧40度,根本没有力气再支撑下去。 可是旅馆人满为患,想要找一张床,给林徽因躺下休息,都非常困难。 就在梁思成焦急不已时,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从不远处传来。 梁思成眼睛一亮,认为能拉出古典音乐的人,一定是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或许这个人能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于是,梁思成顺着琴声,走到了一家旅馆,并敲开了门,结果看到里面坐着8个穿着空军制服的年轻人,而这些人也正用惊愕的眼神望着他。 梁思成说明来意后,8个年轻人非常热心地腾出了一个房间,林徽因才终于有了歇息之所。 后来,林徽因得知,这8个年轻人正是从杭州笕桥学校迁往昆明新学校的空军飞行员。 由于在昆明没有朋友,8个年轻人就把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家当作了最亲切的地方,他们不仅在那里消磨时光,也会邀请林徽因和孩子们泛舟滇池。 林恒到昆明受训后,8个年轻人和梁家的友谊也更加深厚了,而林徽因也把这8个年轻人当作了“弟弟”相待。 一年后,林恒和8个年轻人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于他们的父母都在沦陷区,所以在他们的邀请下,林徽因夫妇便以“名誉家长”的身份,参加了毕业典礼。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做“名誉家长”这件事很认真,梁思成甚至还在主席台为这些可爱的年轻人发表了讲话。 当时中国空军只有不到200架战斗机,而日本一次空袭,就能出动3000多架飞机,因此中国薄弱的空军力量,根本奈何不了日本空军。 于是在出征前,8个年轻人和林恒都把梁家的地址填在了出征人员表格的联系人一栏,以便万一战死,也有人替他们作善后事宜。 只是林徽因万万没想到这8个年轻人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竟无一生还。 每一次听闻噩耗,总让林徽因痛不欲生,而部队不断寄来的阵亡通知书,和这些年轻人的遗物,让她看一次,忍不住就洒一次泪。 1941年3月14日,日本人的飞机突然袭击成都双流机场,为了抵御外敌,林恒驾驶着战斗机和日本人在空中展开了激战,最终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后,梁思成立刻动身前往成都,收殓了林恒的遗体,并带回了他的遗物和林恒驾驶的飞机残骸。 林恒的死,让林徽因久久无法平静,她想起这些青春勃发的年轻人,于是在病床上写下了《哭三弟恒》,并悲然写道:“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多年后,林宣说,林徽因收藏有两块飞机残骸,一块取自徐志摩坠机的济南,一块取自于林恒阵亡的双流机场,这两块所放并无定所,并没有悬挂于床头。

0 阅读:53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