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虎城的三任妻子中,张蕙兰最不得宠,也没干过革命,可她去世后却被葬在了烈士陵园,这是怎么回事呢? 1919年,杨虎城在母亲孙一莲的安排下,不得不与14岁的张蕙兰拜堂成亲。 没错,杨虎城并不想要这强塞给他的新娘,因为他已经有了爱妻罗佩兰,但母命难违,只能迎娶了张蕙兰。 杨虎城和张蕙兰的父亲张养卿是好朋友,而且张养卿也知道杨虎城是有妇之夫,但张养卿仰慕杨虎城是可以拯救国家的大英雄,因此主动提出让张蕙兰给杨虎城做妾,在遭到拒绝后,又通过孙一莲,这才定下了这门亲事。 张蕙兰是旧式女子,在嫁到杨家后,侍奉公婆,料理家务,样样都很勤心,孙一莲对这个儿媳妇很满意,唯有杨虎城对她一直很冷落,却和罗佩兰恩爱如旧。 杨虎城认识罗佩兰的时候,还是国民革命军独立营营长,在得到罗佩兰义父张西铭的同意后,两人于1916年在驻地结婚。 罗佩兰一直过着随军生活,尽管生活艰苦,但她把杨虎城照顾得颇为周到。最为难得的是,罗佩兰虽是女流,却很识大体,她不仅能帮杨虎城团结部众,而且在出征前后,还能亲自到前线慰军及救助伤员。 此外,罗佩兰还救过杨虎城的命,在杨虎城病倒在驻地时,她不顾才生产不久,为杨虎城四处请医问药,最终把杨虎城从鬼门关给救了回来。 正因如此,杨虎城对罗佩兰的感情很深厚,所以在这段婚姻里,又怎么容得下张蕙兰呢! 然而长期随军的艰苦生活,大大损耗了罗佩兰的健康,她终因肺结核于1926年病亡,而她所生的一对小儿女,亦在临终前托付给了张蕙兰。 谢葆真的出现,抚慰了丧妻之痛的杨虎城。 谢葆真比杨虎城小20岁,她是一名共产党员。最为难得的是,谢葆真不仅办事能力强,而且口才出众,因此深得杨虎城的欣赏,两人于1927年结为了夫妇。 对于丈夫再娶,张蕙兰倒觉得正常,毕竟在她眼里,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应该的,而她依然留在乡下,侍奉公婆,抚养罗佩兰所生的2个孩子及她唯一的儿子。 当然,张蕙兰也并不傻,她深知杨虎城对她冷落,主要还是因为她没有文化,于是在她的坚持下,儿子杨拯民被送到新式小学读书,而她也第一次走出家庭,到识字班学习文化。 在那段时间里,张蕙兰认了不少字,而杨虎城得知她的改变后,也对她鼓励有加,甚至还央求她给自己写过信。 1930年,南征北战的杨虎城又打回了陕西,并出任陕西省主席。 那时,杨虎城虽与谢葆真住在一处,却也把张蕙兰及家眷安置在了城中,因此杨虎城除了陪伴谢葆真,还常常去看望母亲及3个幼儿。 对于张蕙兰来说,能常常看到杨虎城,这已经让她非常高兴了。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杨虎城愈发忙碌,直到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虽然最终让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共同抗日,但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在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后即被软禁,而他也不得不流亡国外。 受杨虎城牵连,张蕙兰及一众家人都受到国民党的限制和监视,然而忙中添乱的还有婆婆与孩子们先后生病,让张蕙兰手忙脚乱,结果由于她的疏忽,她唯一的亲生儿子患上腥红热离开了人世。 然而,张蕙兰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在经历了丧子之后不久,仍然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公婆与杨虎城的孩子们。 然而杨虎城却在回国后,被蒋介石诱到南昌囚禁,谢葆真带着儿子去探望,也被囚禁了起来。 这样一来,张蕙兰就断了杨虎城的消息,一方面她要替杨虎城守住一家老小的平安,另一方面她也为杨虎城的安危而担忧,在公婆病逝后,又是她为其养老送终。 由于失去了杨虎城的消息,张蕙兰只能一边抚养着孩子们,一边为他的生死而担忧。好在张蕙兰虽说文化不高,但她却把孩子们培养得很出色,这也让张蕙兰颇感安慰。 1949年,被囚禁了12年的杨虎城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 在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张蕙兰如五雷轰顶,随后她便在长安县买下一块高地,将遇难的丈夫等人葬在了那里,并且一直坚持祭拜打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追认杨虎城为烈士,并将杨虎城所葬之地进行修缮,更名为“杨虎城烈士陵园”。而张蕙兰作为杨虎城的遗孀,也被安排到西安政协工作。 1993年,88岁的张蕙兰在弥留之际,对守护在床前的儿女们说出了她最后的愿望,就是希望能葬在杨虎城身边。 杨虎城是烈士,而张蕙兰没有参加过革命,所以当儿女们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后,当地政府领导也展开了讨论,毕竟张蕙兰的条件不宜葬在烈士陵园,万一开了这个口子,可能后面就会乱了套。 不过经过调查发现,张蕙兰在迁至西安后,得知中国民盟西北地区负责人想找一个与共产党和有志之士接头联络的地点时,她曾把住宅提供了出来。 并且在联络点被国民党特务怀疑时,又是张蕙兰沉着冷静应对特务的监视和盘查,最终迷惑了特务,保护了联络点的同志。 所以,陕西省政府最终满足了张蕙兰的遗愿,将她安葬在了杨虎城的身边。 生前和杨虎城聚少离多,操劳一生而无怨无悔的张蕙兰终于在死后陪伴在了丈夫身边,这个结局大概也能令她满意了吧。
在杨虎城的三任妻子中,张蕙兰最不得宠,也没干过革命,可她去世后却被葬在了烈士陵园
鉴史忆往呀
2025-04-14 11:36:39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