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成功!”3月4日,河南商丘一对夫妻去草莓园摘草莓,园主规定:30元一篮,只要装在篮子里的都算。谁料,当夫妻俩摘完付款时,园主惊呆了:“你们怎么做到的?” 河南商丘一对夫妻去草莓园摘草莓,园主规定,30元一篮,只要装篮子里的都算,这对夫妻摘完后,那篮子里的草莓堆得满满当当,堪称 “草莓塔”。 园主一看,都惊呆了,问:“你们咋做到的!” 看着这夫妻二人巧用技巧,把草莓层层堆叠,装了近10斤的草莓,心里可难受坏了。 但是自己制定的规则,夫妻俩有没有违反他只能强颜欢笑的接受,但还是对两位顾客说:“这一篮子草莓卖30元可真亏,这么多怎么也要100多块!” 这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的网友夸他们聪明,规则里没说不能这么装,在规则内争取最大利益,没啥问题。 但也有网友指责,觉得这是贪小便宜,要是大家都这么干,草莓园老板还咋做生意,不能只图自己开心。 还有人觉得夫妻利用规则装草莓,从法律和规则层面,确实无可厚非,可从人情和长远角度,这样做不太妥当。 做生意都不容易,偶尔一两次还好,要是形成风气,对草莓园这类采摘生意冲击不小,大家在行事时,还是得在规则与人情间找到平衡。 就有网友说:“估计这夫妻俩一走,草莓园老板就把这“30元一筐”的活动给取消了,万一以后的顾客都效仿他们的话,那他可要赔惨了!” 园主推出 “30 元一篮随便装” 的规则时,或许默认了 “正常装填” 的默契,却没料到有人会把草莓堆成 “塔”。 这就像餐厅推出 “自助不限量”,却要防备有人 “打包式就餐”,规则永远存在模糊地带。 有人觉得 “规则没禁止就可以做”,但现实中,“钻空子” 和 “守规矩” 之间,往往隔着一层看不见的道德平衡。 就像网友说的:“要是人人都把‘合理利用规则’变成‘极致薅羊毛’,最后可能连规则本身都会消失。” 对此,你怎么看?
男子承包400亩地,为了方便灌溉,将其中14亩地改造成了蓄水池,还撒了鱼苗,希望
【8评论】【4点赞】
用户20190601
我要是老板,我会再给他们三十让他们把这个篮子留下来,顺便出个教学,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这么薅羊毛,然后十个人里就有十个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