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年,毒士贾诩在家接待客人时,突然听说谋士荀攸去世,贾诩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急忙让客人离开,还吩咐儿子把家门关上,直言:从今往后,我这儿不欢迎任何人。儿子听得懵懵懂懂,贾诩却预告道:鹰犬死,狡兔绝,十年后你自然就明白了。 贾诩在三国时期被称为毒士,他的言语可以成就一个国家,也能毁掉一个国家,他的智慧与手段之高深与狠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不过,投降曹操后,他却表现得乖巧得像只小猫。其实,这并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是因为他心里明白,曹操身边有个叫荀攸的怪物谋士! 荀攸在三国历史上常常被大家忽视,但他的智慧和贡献绝对可以排在曹魏前三。他出生在名望显赫的荀氏,还是荀彧的侄子,聪明才智从小就显露无疑。十三岁那年,爷爷荀昙突然去世,他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凶手,这一表现让他一举成名,被称为神童。 长大后,荀攸走上仕途,进入朝廷。看到董卓横行霸道,他对有志之士说道:董卓虽然兵马强劲,但也不过是个莽撞之徒,直接派人去刺杀就好了。可惜这话被叛徒举报,荀攸被抓。大家都认为他这回是没命了,可他却很淡定地说:董卓爱面子,而我出身名门,他不会怎么对付我的。 果真,直到董卓被吕布杀了,荀攸也没受到什么影响。这说明他对人心的掌握真是厉害。 后来在荀彧的推荐下,荀攸加入了曹操的团队。曹操见到他,兴奋地握住他的手说:你可不是普通人,有你帮我出主意,天下的事我都不怕!于是就把荀攸任命为军师。荀攸也不负重托,以令人惊叹的智慧回报了曹操。 穰城之战那会儿,荀攸完全看穿了贾诩的阴谋,要不是曹操当时失误,早就把张绣和贾诩抓到手了。至于徐州之战,曹操对弄不下来吕布心灰意冷,想撤兵,结果是荀攸一句话揭穿了陈宫的智迟短板,极力劝说曹操出兵,最终才顺利攻下徐州。官渡之战里,袁绍的两个大将颜良和文丑也都是被荀攸的计策搞定的。火烧乌巢那一幕,也是荀攸给曹操出的主意。后来平定河北的过程,荀攸同样也是为曹操设计的。 所以自打曹操一统北方之后,每次宴会上他都会感慨万分地对大家说道:自从荀攸帮我之后,咱们每一次打仗、每一次胜利,都是荀攸的计谋啊……曹操还特意对荀攸说:当初汉高祖给张良挑的三万户为封地,我也想给你同样的待遇。 荀攸深知保全自身的重要性,便巧妙地拒绝了曹操的好意。他还特别低调,出谋划策的事情向来不透露给其他人,就连外甥来询问时,他也总是把一切功劳归功于曹操。 除了史书上记载的,荀攸还推出过十二道奇策,可惜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内容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不过,曹操对他的重视,已经说明这些谋略肯定是能左右局势的。 正因为荀攸神秘莫测,投降的贾诩才心存忌惮。贾诩可是个眼光独到的智者,连曹操都被他耍得团团转,但他就是看不透荀攸,也明白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因此,投降曹操后,贾诩天天规规矩矩,丝毫不敢干出什么出格的事。 可惜天道无情,建安十九年,荀攸随曹操南征孙权时,不幸途中染病,最终辞世,享年58岁。曹操对此深感悲痛,忍不住叹息道:荀攸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跟他相交二十多年,竟没发现他的半点瑕疵! 荀攸去世后,消息一下子传到了贾诩那儿,贾诩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为什么呢?他可是知道自己对天下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以前有荀攸在,曹操对他不算太忌惮,但如今荀攸不在了,曹操要是觉得贾诩没有人能制衡,那可就危险了。因此,贾诩急忙关上门不见客,向曹操表示态度:即便荀攸走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曹操可不是那么好骗的,总想试试贾诩的反应。有一天,他把贾诩叫去,开门见山地问他,自己应该让哪个儿子当世子。贾诩这人可精明着呢,早就明白曹操让曹丕拜荀攸为师,心里的盘算已经很清楚了。 不过,如果贾诩直接提到曹丕,那就很可能引发夺嫡的争端,贾诩可不想掺和这茬儿。因此,面对曹操的提问,他选择了沉默。曹操见状也有些不悦:我跟你说话,你怎么不搭理我,什么意思?贾诩这才答道:刚才神游了一下,想起了几位。曹操好奇问:哪几位?贾诩笑着说:袁绍和刘表! 曹操一听,不禁哈哈大笑,直接让贾诩回家了。贾诩这话实在巧妙,因为袁绍和刘表的失败都是因为废长立幼,所以他暗示曹操要避免这样的错误。既没点名,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份智慧让曹操心里颇有感触,最后也就饶了贾诩一命。 贾诩最终活到了77岁,病逝后他的家族靠着他的聪明才智,荣华富贵延续了整整百年……
214年,毒士贾诩在家接待客人时,突然听说谋士荀攸去世,贾诩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急
汪柳依说汽车
2025-04-14 15:33: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