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边缘王疯子一家人,25年前,此地,常年遭受风沙侵袭,每年麦子,都被埋二

笑对的风雨 2025-04-14 15:33:50

腾格里沙漠边缘王疯子一家人,25年前,此地,常年遭受风沙侵袭,每年麦子,都被埋二三十公分的沙土,如果不治理的话,时间长了,房子也会被掩埋。王疯子看后,决心带着一家人,进入沙漠开始种树,誓要守卫家园。 25年前,甘肃武威红水村,沙子比人还嚣张。 腾格里沙漠一拐头,风沙就往村子灌,田埋了,庄稼死了,房顶全是黄土。 人不等沙埋,早扛着包卷跑路。村里三十来户,最后走得只剩下一家。 王天昌不走,死也不走,一家人像钉子一样,死磕这片沙地,别人眼里这叫执拗,他说:“不种活点绿,我走了也不安心。” 1999年,王天昌拉着儿子王银吉,扛上铁锹,牵着骆驼,扎进了沙窝子最深的地方——庙儿墩。 那儿鸟都不落脚,方圆一公里半,人影没有一根。 第一年,啥也不懂。种下的梭梭树、沙柳苗,转身就被风刮跑了。 早上种,晚上就死。骆驼驮水一趟得三公里,来回一趟半天没了,树还活不下来,越干越气。 干脆住下,挖个“地窝铺”,全家住进沙里头。 白天治沙,晚上钻进地下窝棚。夏天沙子烫脚,冬天冻得牙咬牙。 水不够喝,树苗也要喝,一勺一勺地喂,就像养娃。 法子不对,再坚持也白搭,王银吉急,天天琢磨怎么让树苗活下来,后来干脆改种法,先压草方格,再在中间打洞,沙压不动,风刮不走,苗才慢慢站住脚。 压一格要多少工?一人一天最多二十来格,八千亩地,那得压多少年?他们不算,他们琢磨着怎么快点,再快点。 木屐,那双用木板绑上的大鞋,就是那时候发明的。 踩下去不陷,抬起来不费劲,一天干的活翻一倍。 树种上了,沙还不饶人,风一来,漫天卷地。王天昌眼睛干得睁不开,手一抬满是裂口。 骆驼踩不动的地方,人就爬进去,王银吉说:“我们是种树,不是求活。”这话糙了点,但当时他们就靠这口气。 2005年,天塌下来的一年。 王天昌最疼的小孙子,得了脑瘤,送到医院抢救,钱全是从治沙的钱里挪的。 治不住,孩子躺在病床上跟爷爷说了一句:“爹爹,你一定要把沙漠治绿。” 就这一句话,像钉子钉心里。 孩子没了,人没散,全家反倒更疯了一样往沙里冲。 李兰英扛着铁锹、拎着水桶跟着干,干不动了就坐那儿掰草结,家里花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树还得种。 王天昌干到2019年,胃出了毛病,检查是恶性肿瘤,全胃切了,手术回来瘦得皮包骨。 医生说别再劳作了,可转头他又钻回了庙儿墩。 胃没了,饭也吃不动,人还在沙里扛,水窖是他亲手挖的,砖是他一块块垒的,哪怕走不动,也要坐着看看有没有活苗。 到了2020年,一万亩地,终于绿起来了,风不刮了,沙不飞了,鸟回来,蝈蝈也叫了。 那些年治过的地方,像一道绿线,把黄沙生生切开。 风小了,连周边小学的教室都能开窗上课,农户也跟着回来,说:“王家真把沙压住了。” 王银吉没停,扛着锄头继续往深处走,他说:“孩子们以后来种,我就种到死。” 目标定得死——两万亩,不达不罢休。 有人说他们像“当代愚公”,王银吉听见这话不吭声,回去又多压了十格草方格。 他爹说得好:“愚公不傻,傻的是认命。” 一万亩地,树比人多,现在村口有块石碑,写着“王家林场”。 政府给了补贴,八步沙那边的老兄弟也送了设备,拍的纪录片拿了奖,《治沙愚公》火了,导演都说这是“拍不完的故事”。 王家没换地方,窝棚还是那个窝棚,铁锹换了把新柄。日头一出,人影又往沙里去了。 参考资料: 新华社.《“治沙愚公”王天昌一家:一万亩林的故事》. 2020年8月15日.

0 阅读:81
笑对的风雨

笑对的风雨

笑对人生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