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称:电子产品将归入新的“半导体关税”,一两个月内实施 【观察者网】当地

雷霆乍惊时 2025-04-14 18:07:13

美商务部长称:电子产品将归入新的“半导体关税”,一两个月内实施 【观察者网】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本周》(This Week)节目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针对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关税豁免只是“暂时性的”。卢特尼克还称,这些产品很快将被纳入所谓的“半导体关税”之中,预计将在“一两个月内”实施。 表面看,卢特尼克似乎在暗示中美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对话,试图营造一种缓和的氛围。但细想,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战。美国一边高举关税大旗,一边又抛出“接触”的烟雾弹,目的显然是想在贸易战的高压态势下,迫使中国坐到谈判桌前。这种技俩并不新鲜:先极限施压,再假意松动,试图让对方在心理上妥协。 然而,卢特尼克提到的“初步接触”却让人存疑。中国方面至今没有确认任何相关消息,这意味着所谓接触很可能是美国单方面的说辞。回顾此前特朗普多次宣称“中国会主动来谈”,如今美国商务部长又主动释放类似信息,不免让人怀疑,美方在贸易战中的底气或许没那么足。关税战打了几年,美国国内通胀高企,供应链问题频发,选民的不满情绪也在累积。急于展现“进展”,可能正是美国当前的心态。 卢特尼克还表示“不能依赖中国”的表态。虽然语气强硬,但现实远非如此简单。半导体和药品的生产,涉及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美国短期内很难完全自给自足。从芯片制造设备到高端技术人才,美国的短板显而易见。这话与其说是战略宣言,不如说是为了安抚国内情绪,给民众画一张“独立自主”的大饼。 美国的心思不难猜。加征关税也好,抛出接触信号也罢,归根结底是想通过高压与诱导并行的方式,逼中国在谈判中让步。言外之意很清楚:如果不想面对更重的关税,最好赶紧谈。但中国早已明确回应,威胁和施压绝非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美国继续选择性忽视这一立场,谈判的大门恐怕不会轻易打开。 这场博弈中,美国看似主动出击,实则进退两难。中国这边,产业链升级稳步推进,国内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早已今非昔比。美国若还想靠关税和喊话占上风,怕是要失望了。未来局势如何演变,关键还看双方如何在真实利益面前做出抉择。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想想就好

想想就好

1
2025-04-14 20:12

理都别理

猜你喜欢

雷霆乍惊时

雷霆乍惊时

用心感受,生活处处是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