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读的硬核好书,我竟然有三本!

颢东看文学 2025-04-14 19:27:52
我会被文字打动 笔记灵感 ◻️《重访五四新文化:思想与观念》 ◻️王风 季剑青 主编 · ◻️百多年来,“五四新文化”作为现代中国的核心性提问,是不同时代的对话对象和思考动力,摩肩接踵纷至沓来的“重访”,叠加出一个不断生长的基本问题域。 · ◻️此前我写过,面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机位不同,侧重点不同,看到的东西必然也将十分不同,但是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 ◻️当我们再换一个机位,从“思想与观念”的角度打开这一历史事件,会发现另外一些东西。 · ◻️本书收录了不同学科、代际和地域的学者在五四新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剖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思想流变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 ◻️与同系列的其他两本相比,我个人认为这本最难啃,大抵是因为一旦涉及关于思想的论述,总会给人一种稍显抽象的观感。 ·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五四时期科学与人生观的讨论、东西文化论争、五四精神的多维解读等等。 · ◻️但是作为一本极有深度的论文集,它并没有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简单陈述上,而是像万箭齐发,深入探讨了五四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挣扎与抉择,当然也有他们在其中的炽烈与碰撞。 · ◻️比如书中提到的陈独秀与康有为的孔教思想论争,不仅展现了新旧思想的碰撞,更揭示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压力下的精神困境。 · ◻️陈独秀坚称,“国故、孔教、帝制,本来就是三位一体”,康有为“是这三位一体之代表”。新文化运动在20世纪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展,陈独秀的判断,也逐渐演化成人们对孔教的基本印象和认知。 · ◻️这种对思想脉络的抽丝剥茧,让人耳目一新,仿佛触摸到了历史褶皱中的复杂性。当然这种现象也体现了记忆的规律——流逝的时间总会将原本五彩斑斓的故事,沉淀为人们头脑中的黑白影像。 · ◻️我觉得书中有一句话写得尤其好: / 历史重探和知识考古的目的,正在使“常识性”的固化观念复现其原初的思维弹性,从而敞开知性的空间。 · ◻️这句话,也很好地阐释了本书问世的原因和意义。 读书 阅读 历史 历史那些事儿 侃侃而谈历史 书荒焦虑求推荐 当代读书人 游学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