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底,蒋介石要调美械第二军当“御林军”。他给军长陈克非发去电报,让

历史海大富 2025-04-15 01:40:00

1948年11月底,蒋介石要调美械第二军当“御林军”。他给军长陈克非发去电报,让不要接受任何人指挥,火速率部到南京。 陈克非,1903年3月10日生在浙江天台,家里不算富裕,但也饿不着。他小时候赶上清朝倒台,民国初年的乱世让他早早明白,靠自己才能混出头。1920年代,他考进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后来又去陆军大学特别班和将官训练班深造,学得一身真本事。 抗日战争打响后,他带着第二军第九师第四十九团跟日军干了好几仗,部队纪律严,战斗力硬,名声在外。陈克非这人,讲义气,对上头忠心,对手下也够意思,士兵都愿意跟他跑。到了1940年代,他升到第二军军长,手底下管着好几万装备美式武器的精锐。 内战一开打,第二军就没闲着,跟着蒋介石四处平乱。可到了1948年,风向变了。解放军越打越猛,国民党这边丢城失地,兵败如山倒。陈克非的第二军虽然还算能打,但也开始吃紧,补给跟不上,士气一天不如一天。这时候,蒋介石突然下了道命令,让他带着部队火速去南京,事情就从这儿开始变得不简单了。 1948年11月底,淮海战役已经打到白热化,解放军把国民党好几支主力围得死死的。蒋介石在南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怕首都一丢,自己这“总统”就彻底成空架子了。他想来想去,决定把第二军调过来当“御林军”,专门护着南京。11月30日,他给陈克非拍了封电报,话说得挺硬:部队火速到南京,不许听任何人指挥,只认他蒋介石的命令。 陈克非接到电报,二话不说就带着第二军往南赶。这支部队装备好,训练足,平时行军速度快得很。可到了长江边上,麻烦来了——没船。陈克非找遍了附近的军方联络点,愣是调不来一条能用的渡船。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联系华中军区总司令白崇禧,想借点船用。白崇禧这人,精得跟狐狸似的,嘴上答应帮忙,实际却推说船都给前线用光了,让陈克非再等等,还甩了一句:“过几天,附近的部队打没了,船自然就有了。”这话听着就不对劲,分明是暗示国民党这边快撑不住了。 陈克非没辙,只能带着部队在江边干等着。没过两天,南京又来新命令,让他分出一部分兵去支援杜聿明的部队。结果还没等他动身,消息传来,杜聿明那几十万大军已经被解放军全歼了。陈克非这下明白,局势比他想的还糟。蒋介石又改口,让他去找宋希濂,俩人一起守长江。可解放军攻势太猛,第二军压根顶不住,仗打得稀里哗啦,主力折了一大半。陈克非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退到四川成都,算是彻底没招了。 到了1949年冬天,陈克非带着残部退到成都,部队已经破破烂烂,士兵饿得皮包骨,枪里子弹都不够一轮齐射。蒋介石这时候还亲自见了陈克非,拍着肩膀说好话,说不怪他打败仗,还许了一堆新官职。陈克非听着挺感动,心想老蒋对自己不薄,打算咬牙再干下去。 可没过几天,风声变了。陈克非手下的军官偷偷汇报,说蒋介石早把家眷和亲信都送去了台湾,根本没打算死守大陆。1949年12月12日,陈克非试着联系南京确认情况,结果那边电话一接通,告诉他蒋介石两天前就跑了。这消息像一盆冷水泼下来,陈克非总算看清,自己这“御林军”军长,不过是被蒋介石拿来当挡箭牌的。 更麻烦的还在后头。蒋介石的亲信胡宗南给陈克非下了新命令,让他带兵去打刚起义的国民党部队。这些人里头,好多是陈克非的老战友,平时一起喝过酒、打过仗,现在却要他亲手去清算。陈克非接到命令,愣是没动地方,手底下的人也开始嘀咕,说再打下去有啥意义。 就在这时候,陈克非的老领导张钫找上门来。张钫这人,资格老,脑子清楚,直截了当说国民党完了,继续打就是让手下弟兄白送命,还不如起义,跟着人民走才是正路。陈克非听着这话,沉默了好久。他不是没想过起义,可家里人早就被蒋介石弄到台湾当人质,这让他投鼠忌器。 到了12月22日,陈克非再给胡宗南打电话,想问问下一步咋办,结果发现胡宗南也溜了。蒋介石的嫡系一个接一个跑路,成都的国民党部队乱成一锅粥。陈克非这时候才彻底死心,明白再耗下去,自己这些老兄弟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 12月24日,陈克非把部队军官召到一起,开门见山说要起义。军官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点头同意。当天,第二军正式宣布起义,士兵把国民党军旗扯下来,换上红星徽章。陈克非的决定,像扔了块石头进水里,四川一带的国民党部队跟着起了连锁反应,当天就有几十万人一起投向人民解放军。 陈克非后来的路,算是走得平稳。他加入解放军后,干过中南军区的高参,帮着新政府整训部队,算是把自己的经验用在了正地方。1966年,他去世,享年63岁,留下的人生轨迹,让人既感慨又唏嘘。

0 阅读:501

猜你喜欢

历史海大富

历史海大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