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权谋:赵飞燕姐妹的后宫博弈与权力绞杀 西汉成帝时期,出身低微的赵飞燕(本名赵宜主)与其妹赵合德,从阳阿公主府的舞姬一跃成为汉宫宠妃,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后宫争权史。她们的对手既包括盘踞后位的名门贵胄,也有潜藏威胁的才德妃嫔,更有危及地位的皇嗣血脉。这段交织着阴谋、杀戮与权术的争斗,在《汉书》与《赵飞燕外传》中留下了斑驳的记载。 一、正面交锋:名门之后许皇后的陨落 许皇后,汉宣帝皇后许平君的侄女,出身累世公卿之家,早年以“贤淑”得宠,曾为成帝生下子女(皆夭折)。然而,随着赵飞燕姐妹入宫,成帝的宠爱如潮水般退去。许皇后的椒房殿渐渐门庭冷落,与赵氏姐妹的受宠形成刺眼对比,双方因“专宠”之争埋下尖锐矛盾。 公元前18年,许皇后的姐姐许谒在绝望中触犯禁忌——以巫蛊之术诅咒受宠妃嫔,尤其是有孕宫人。赵飞燕敏锐抓住机会,联合成帝之母王政君所属的外戚王氏家族,向成帝施压,指控许氏家族“诅咒皇嗣、动摇国本”。盛怒之下,成帝废黜许皇后,将其囚禁于昭台宫(后被逼自杀)。赵飞燕顺势登上后位,赵合德获封“昭仪”,姐妹二人以“巫蛊案”为跳板,正式垄断后宫恩宠。 二、隐性威胁:班婕妤的智慧退避 班婕妤,出身书香门第(史学家班固、班昭的姑祖母),以才学品德著称。她曾因“却辇之德”名动宫廷——成帝欲与她同乘辇车,她以“圣贤君主皆近贤臣远女色”婉拒,一时传为美谈。赵飞燕姐妹入宫后,班婕妤的恩宠渐被分夺,却因声望太高,成为赵氏姐妹的潜在威胁。 许皇后巫蛊案爆发时,赵氏姐妹趁机诬陷班婕妤参与诅咒。面对严刑,班婕妤从容抗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鬼神有知,岂会听凭谗言?若鬼神无知,诅咒又有何用?”成帝感其德行,未加罪责。但班婕妤深知后宫已沦为修罗场,主动请求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从此远离纷争,得以在清冷中善终。她的退避,让赵氏姐妹清除了唯一兼具才德与声望的对手。 三、血色权谋:皇嗣的系统性绞杀 赵氏姐妹虽宠冠六宫,却因长期使用含有麝香的“息肌丸”保持容颜,导致终身不孕。对后宫女性而言,“母凭子贵”是生存根基,而对赵氏来说,“有孕”即是威胁。她们将毒手伸向所有可能诞下皇嗣的妃嫔,制造了多起耸人听闻的杀婴惨案: - 女官曹伟能之死:曹伟能为成帝生下一子后,赵合德直接逼迫成帝下旨,将婴儿装入草席处死,曹伟能绝望自杀; - 许美人之痛:成帝与表妹许美人生子后,赵合德哭闹不止,以“你曾对我发誓绝不与其他女人生子”相要挟,竟迫使成帝亲手掐死自己的骨肉,装入芦苇袋掩埋; - 系统性迫害:据《赵飞燕外传》记载,凡后宫有孕者,或被毒杀,或被逼堕胎,甚至连成帝乳母之子也未能幸免。最终,成帝一生四子皆夭折,皇位不得不传给侄子刘欣(汉哀帝),西汉皇统至此断裂。 四、外戚博弈:在太后与王氏之间的周旋 - 王政君太后的嫌隙:出身歌妓的赵氏姐妹,起初因“身份低贱”遭太后嫌弃。赵飞燕通过贿赂太后外甥淳于长,才得以获封皇后。但随着她们残害皇嗣的行径逐渐暴露,太后与赵氏的矛盾日益激化,只是成帝对姐妹二人偏爱至极,才暂时保住她们的地位; - 与王氏外戚的权力暗战:成帝时期,外戚王氏(如王凤、王莽)已掌握朝政大权。赵氏姐妹的得宠一度威胁王氏权威,双方在“废黜许皇后”事件中短暂合作,但因赵氏无子,王氏家族始终以“皇嗣断绝”为由巩固权力,最终形成“赵氏专宠于内,王氏专权于外”的局面。 结语:红颜祸水的政治隐喻
汉宫权谋:赵飞燕姐妹的后宫博弈与权力绞杀 西汉成帝时期,出身低微的赵飞燕(本名赵
墨海扬波澜
2025-04-15 09:40:30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