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何不结盟?在不结盟的状态下,中俄靠什么维持稳定关系?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是4月1日,王毅外长在访问俄罗斯时,就中俄关系作出的简要回应。这一表态既化解了西方对中俄关系的疑虑,也引发了人们对中俄为何不结盟的深思。 说到底,中俄不结盟有历史的老账,也有现实的算盘,50年代,中国跟苏联好得跟一家人,军事经济全靠着,可没几年就崩了。 苏联想在中国驻军、管内政,珍宝岛冲突那会儿差点大打出手。 这教训太深刻:结盟听着好,实际可能把自己套牢,从那以后,中国就把不结盟当底线,凡事自己说了算。 非结盟不意味着不携手,中俄之间,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是天然的桥梁。 19世纪沙俄抢了中国不少地盘,这段历史让双方合作时都多个心眼。 可现实摆在那儿:中国缺能源,俄罗斯油气多,经济上配得天衣无缝。 到2023年,能源贸易规模飙到2000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大半靠这个,经济上你来我往,关系稳得像铁打一样。 然而,地缘上的紧张态势未消,大鹅远东地域辽阔而人口稀少,忧虑东大经济渗透过深;东大则密切关注大鹅的军事动向。 结盟?那不等于把底牌全亮出来?两国保持点距离,合作凭实际。 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个好例子,2001年起步,主打安全,后来经济文化也管。 塔吉克边境风波起,中俄联手军演,稳稳压住蠢蠢欲动的势力。这地方不强迫选边,事儿摆桌上说,利害讲明白,中俄协作顺溜得很。 全球舞台上,两国默契十足。在联合国安理会,若西方提案踩到红线,中俄一合计,就携手将其否决。 这不是盟友抱团,而是算盘一致,西方老想挑拨,说中俄不结盟不牢靠,可事实不含糊:能源管道通了,军演搞了,利益捆得死死的。 科技金融上也有新动作,俄罗斯被制裁时,中俄推数字货币、搞支付系统,硬是绕开西方的封锁,这不光是生意,更是战略底气。 关系好也有麻烦,西方三天两头炒威胁论,想离间;内部呢,地缘猜忌总有点影子。 两国不傻,靠多签协议、多沟通把分歧摆平,上合组织把双边关系嵌进多边,敏感的事儿公开聊,省得互相犯嘀咕,这份脑子清楚的劲儿,让关系稳得住。 中俄携手并肩,全球目光聚焦。西方热衷拉帮结派,非要对立;中俄却走自己的路,合作归合作,独立归独立。 能源合作双方都赚,科技联手破封锁,这模式还给发展中国家指路:不站队也能混得好。 中俄关系不只是两国之间的事,更像给乱糟糟的世界指了个新路:利益绑得紧,想法拎得清,比啥盟约都靠谱。你觉得中俄这路子咋样?来聊聊你的想法!
中俄为何不结盟?在不结盟的状态下,中俄靠什么维持稳定关系?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
瑶露润荷香
2025-04-15 12:53: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