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小常宝”齐淑芳与30多位同事去美国演出,结果他们留在美国不愿回来,齐淑芳对国内的丈夫说:“在美国刷盘子,都比国内赚的多。”
齐淑芳在改革开放时期乃是国内家喻户晓的京剧花旦,她在中国京剧创新方面颇有造诣,其艺术成就得到过毛泽东主席与周恩来总理的好评,为我国京剧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剪影。
齐淑芳自幼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因为哥哥和嫂子都是京剧艺术上的专业人员,所以自小便在哥哥、嫂子的熏陶之下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嫂子在京剧表演之中常常以武旦亮相,所以她的武术底子相当的扎实。
齐淑芳则是嫂子的第一个关门弟子,在嫂子的精心教诲下齐淑芳吸收了嫂子在京剧艺术之上的全部精华。后来又经过努力考上了上海的京剧艺术班,在艺术班里她非常刻苦的学习了相关知识,不仅巩固了她的武术功底,更是成就了她唱戏的天赋与表演的技能。
在她不到十七岁的时候,就有幸登上了上海民族大舞台,因为表现出彩、唱功浑厚、表情动作拿捏到位受到了广大观众与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后来又被推荐为国家主席毛泽东表演节目。
当毛主席看到她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身手之时,不由的夸赞她聪明能干。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国家总理周恩来又看到了她的表演,更是给出了十分好评。
从此以后,齐淑芳便成为了上海京剧团的常驻演员,后来团里选拔精粹人员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时,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其中一员。
她和团里的同事精湛的艺术功底吸引了一大批外国粉丝,每次演出均能获得满堂喝彩。他们的出行为欧洲国家更便捷的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可行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齐淑芳在业界内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所以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导演纷纷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她也鼓足了干劲乘胜追击,出演了《白蛇传》、《火凤凰》等令国人欲罢不能的经典之作。
其中齐淑芳给普罗大众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部神剧是《智取威虎山》,她在剧中出演的“小常宝”这一角色更令人纷纷称道,甚至后来成为了她本人的明信片。
齐淑芳因为明星的光环成为了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倾慕对象,愿意向她求爱的人也大有人在。不过她却对团里的乐队总指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接二连三的给对方套近乎。
可是这位乐队总指挥却是个不解风情的呆子,迫于无奈齐淑芳便开启了明目张胆的求爱模式。后来齐淑芳与这位乐队总指挥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后来,团里研究决定由团长与齐淑芳带队前往美国巡回演出,但是齐淑芳在美国滞留一段时间以后思想观念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她蛊惑同行的三十多人在美国发展,并且向大家诉说留在美国的好处,具有一技之长的他们一定能够在美国大放异彩、揽金无数。
毕竟齐淑芳目前的成就与祖国的重视与培养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再加上她已经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京剧新秀,她这样的做法不禁让国内人士唏嘘不已。
齐淑芳的丈夫在得知妻子有意留在美国长期居住之时不免心生不满,曾三番五次的写信给齐淑芳,却迟迟没有得到对方的的回应。后来得知妻子与剧团编导在美国早已成为了真实夫妻。
齐淑芳为了在美国站稳脚跟,一度沦为街上的卖艺乞丐,为了在事业上有所转机,她连续不断地进行了大约九百多场的表演。很多和她一起来美国的同事因为受不了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的辛苦表演而放弃了在美国发展的机会。
无论基于何种目的齐淑芳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从街边乞丐慢慢翻身成为了颇受美国人欢迎的戏剧艺人,最终也在朋友的帮助之下获得了绿卡,成为如假包换的美国人。
然而在齐淑芳风烛残年之时,她却大肆宣导自己当年留在美国的原因,她说留在美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宣传中国的京剧艺术文化,让中国尽快步入世界文化强国之列。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质疑齐淑芳的说法,他们认为齐淑芳留在美国最明显的目的是为了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最无情的做法是抛弃了自己的丈夫,最无德的做法是不听从国家的指挥按时回国。
无论她怎样粉饰都无法掩盖他叛国弃家的无良之举。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