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最硬的还得是加拿大!加拿大这次真是硬气到让人刮目相看!美国前脚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加拿大后脚直接拍桌子对等反击,把356亿加元的美国汽车进口清单送上关税战场。 加拿大这次对美国的汽车关税反击,那真是把兔子急了也咬人的道理演绎得淋漓尽致。你说美国那边刚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加拿大这边连个缓冲期都不给,直接拍桌子甩出356亿加元的报复清单,这波操作堪称北美贸易史上最刚的以牙还牙。不过仔细想想,加拿大这次硬气的背后,其实藏着一肚子的委屈和算计。 先说经济结构这事儿,加拿大的汽车产业那就是绑在美国大腿上的蚂蚱,全国80%的汽车出口都指着美国市场,你说美国突然要对进口汽车加税,这就相当于直接在加拿大汽车厂的喉咙上套了根绳子。 更要命的是,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占比高达60%,美国这一刀下去,加拿大车企要么涨价丢市场,要么亏本保销量,横竖都是死。 但加拿大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把关税砸向美国整车,你不是要保护本土车企吗?那我就断你高端车的财路——加拿大进口的美国车里,60%都是豪华品牌,这一反击直接戳中底特律的痛处。 再看政治层面,特鲁多政府这次算是被逼到墙角了,安大略省作为加拿大的汽车心脏,全省30万汽车工人的饭碗都悬在这次关税战上,你说要是不反击,下次选举安大略的选票能把自由党给埋了。 更绝的是,加拿大各省还搞起了地方保护主义:安大略省直接停售美国酒类,魁北克省威胁要切断对美供电,这波操作直接把美国铁锈地带的选民给得罪了。 要知道,密歇根州的汽车厂有40%的零部件来自加拿大,加拿大这招精准打击让美国政客也坐不住了。 说到USMCA协议,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不少,美国这次加征关税,其实是在撕毁自己亲手签的协议。USMCA明明规定符合北美原产地规则的汽车可以免税,结果美国转头就给加拿大汽车扣了个国家安全威胁的帽子。加拿大这边当然不干了,直接援引协议里的对等报复条款,你敢违约我就敢掀桌子。 更聪明的是,加拿大把墨西哥摘了出来,只针对美国汽车,这样既避免了盟友反目,又集中火力对付主要敌人,这招分化瓦解玩得相当漂亮。 国际影响方面,加拿大这次算是给全球贸易打了个样。欧盟、日本这些被美国关税欺负的国家,都偷偷给加拿大点赞,WTO那边,加拿大联合欧盟、墨西哥发起诉讼,直接把美国告上了国际贸易法庭。 这就相当于在国际舆论场上给美国贴了个破坏规则的标签,让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里越来越孤立。 更绝的是,加拿大还在和中国、印度谈新的自贸协定,摆明了要在亚洲市场找新的靠山,这招东边不亮西边亮让美国有点慌。 不过,加拿大这波操作也不是没有风险,美国要是狗急跳墙,对加拿大的石油、农产品加税,那加拿大的经济可就惨了。 但加拿大也留了后手:阿尔伯塔省的石油出口,60%都走美国管道,要是美国敢动这根红线,加拿大就威胁把石油卖给中国。更绝的是,加拿大还和沙特、阿联酋勾勾搭搭,打算联合起来控制全球石油定价权,这招能源牌让美国投鼠忌器。 最后,加拿大这次反击其实是在赌美国政客的底线,美国铁锈地带的选民可不管什么国际贸易,他们只关心自己的饭碗,加拿大这波关税,直接让密歇根州的汽车厂面临停产风险,这比什么抗议都管用。 果不其然,美国三大车企联名上书,要求政府赶紧和加拿大谈判,这就说明,加拿大这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其实是捏住了美国政治的七寸。 总的来说,加拿大这次反击,表面上看是贸易战,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博弈,加拿大用356亿加元的关税,换来了美国车企的妥协、国际舆论的支持,还有国内选民的欢呼。 这波操作,真是把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道理吃透了。 反观美国,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也再次证明,单边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根本行不通。
美国的关税牌彻底沦为废牌了!在我们对美反制将美国的关税加到125%之后,我们还送
【8评论】【12点赞】
黄平
不要看人家一点冒气,自己先做好,让美国人只死不活才是厉害
光遇琴谱
点赞加拿大硬气!否则真被美变成51州了
用户17xxx04
还有更狠的,加方要退出五眼联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