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不敢花?2010年,河南安阳的一对农民夫妇一年挣了一个亿,但是却不敢花,反而将其中的8000万现金用麻袋和纸箱装着藏于家中,这是为何? 2011年5月,安阳市刑侦支队的院子里出现了一场奇特的景象。56个麻袋被小心翼翼地运进来,摆放在大厅中央,形成了一座小山。这些麻袋里装的不是粮食,而是一捆捆崭新的人民币。 "这辈子见过的现金加起来也没今天见到的多。"一位被警方从当地银行临时请来帮忙清点的前行长看着眼前的"现金山",忍不住感慨道。为了清点这批现金,安阳警方特意从银行找来了三十多名点钞员。这些专业人员在警局里足足忙了两天,手指翻飞,唾沫都快干了,才将这些钱全部清点完毕——总计8000多万元人民币! 这巨额现金的主人并非什么富商巨贾,而是一对朴素的农民夫妇:李五只和他的妻子崔艳云。他们来自安阳县安丰乡韩家寨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邻居和亲友眼中,这对夫妻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李五只进城打工,崔艳云在家照顾老小,靠着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甚至有时候,他们还需要向亲友借钱度日。 没人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对看似贫困的农民夫妇,居然在短短一年内赚取了近亿元的巨款。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笔巨款存入银行,也没有用来改善生活,而是选择用麻袋和纸箱装着,藏在自己的老房子和一间毛胚房里。 李五只夫妇对这些钱的态度近乎偏执。他们不信任银行,害怕存款记录会暴露他们的秘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经常变换藏钱地点,有时放在老家父亲的房子里,有时藏在城里租的房子中,有时则放在他们通过非法所得购买的房产里。每次转移这些现金,都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但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那么,这对农民夫妇究竟是如何从田间地头走上犯罪道路的? 李五只的人生转折始于一次偶然机会。家里的田地收成不好,两个孩子的出生更是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李五只决定进城打工,将妻子崔艳云留在家中照顾老小。 凭借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文化程度不高的李五只居然在药品销售行业站稳了脚跟。他每天走街串巷,向医院、诊所推销药品,虽然辛苦但总算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正当他以为日子即将好转时,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将他推向了深渊——父母相继生病,医药费如黑洞般吞噬着他微薄的积蓄。 就在这时,一个名为"筋儿"的药品引起了李五只的注意。在药品销售的圈子里,他听说这种药在山西长治地区异常抢手,价格高得惊人。抱着好奇心,李五只暗中打探后才知道,这所谓的"筋儿"其实是甲卡西酮,一种国家严格管制的精神类药品,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对人体危害极大。 面对高额利润的诱惑,李五只内心挣扎了许久,最终贪婪战胜了良知。他发现了一个市场漏洞:与甲卡西酮化学结构几乎相同的甲氨基苯丙酮,作为化工品管制并不严格。经过多方打听,李五只用化名与化工厂经理张宝良取得了联系,并在天津一家医药化学公司以每吨700元的低价买到了大量甲氨基苯丙酮。 回到家中,李五只和妻子崔艳云将这些化工品简单包装后,以每公斤一万四千元的高价售出,赚得了"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夫妻俩逐渐扩大了生意规模,但他们也深知这条路的危险性,表面上仍保持着贫困农民的形象,甚至时不时向亲友借钱,以掩人耳目。 生意越做越大,李五只不满足于单纯的贩卖,他开始考虑自己生产甲卡西酮以获取更高利润。2010年底,他联系到了袁某,一位曾在几家化工厂工作过的技术人员,想请他帮忙提炼甲卡西酮。然而,袁某的技术并不过关,提炼出来的产品纯度不高,销路不畅。 正是这个失误,为警方侦破此案提供了线索。2010年11月,安阳市禁毒支队收到一封举报信,称汤阴县有人非法研制国家管制类精神药品。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名为"科信"的地下化工窝点——就在袁某家中。在那里,警方发现了化工设备和疑似毒品的白色粉末。 为避免打草惊蛇,警方仅提取少量样品进行化验,确认是甲卡西酮后,开始24小时不间断监控。通过监控,警方发现袁某与张宝良往来密切,而张宝良又与一个外号叫"五的"的人联系频繁。顺藤摸瓜,警方最终将调查锁定在李五只夫妇身上。
有钱不敢花?2010年,河南安阳的一对农民夫妇一年挣了一个亿,但是却不敢花,反而
雨后彩虹绘心澜
2025-04-15 17:00:21
1
阅读:875
用户10xxx81
最后是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