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贺候丝带着老公飞到香港,说是来“探亲”看孙子。结果丈夫顺利入境,她被请去小黑屋问话,等了五个小时之后,最终没能进去,然后原机遣返。
之后,她很不满,发文说:“我是1997年以来第一个被香港拒绝入境的英国议员,这是一种侮辱。” 她认为这是“羞辱”,但我们很多国人看完后只想问一句:你自己不觉得荒唐吗?
贺候丝这个名字在中国不算出名,但是在西方政坛还是比较活跃的。她是“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的一员,常年对中国指手画脚,尤其在涉港、涉疆、人权话题上,发表过不少带节奏的言论。 另外,她也不是记者,也不是旅游者,是一位常年发表涉华攻击言论的现任议员。这样的身份,还想着“顺顺利利探亲”,讲真,这就跟一个在网上骂了半年的人突然申请加你微信差不多,你会点通过吗?
可能也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她老公能进香港,她进不去?因为香港处理的是人,不是护照。 她丈夫是普通游客,没有特殊身份,也没什么政治标签,自然可以入境。她不一样,她的身份和言行,早就被港府记在了台账上!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并非是针对,而是对等。如果公开否定、攻击、污蔑一个地方的治理方式,就别指望人家还欢迎你来喝奶茶看海景。 英国外长 随后,英国外长在记者会上“要求解释”,结果我们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一句话怼回去: “入境事务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香港特区政府有权依法处理。” 很简单的一句话,没有任何铺垫和情绪,但是信息量拉满。
英国其实也明白,真正“要求解释”没什么意义。他们只是做个姿态,安抚一下议员情绪,同时给媒体一个说法罢了。 不过,现在的英国也清楚,这种“旧牌面”已经不好用了。尤其在中国问题上,他们喊得越大声,只会显得越力不从心。
贺候丝的那句“这是对英国所有议员的侮辱”,我看了至少三遍才敢相信她真敢这么说。 一个议员因政治立场被拒绝入境,她竟然把自己拔高到“议会尊严”的高度?这是否有些太过自恋了? 要知道,香港已经不是她口中“可以自由进出、说完了还能回英继续骂”的地方了。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一直是我们的硬规则。
目前来看,此次事件没有升级成外交风波,不过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了: 1.香港的入境系统,不再“谁都能过”。 2.持强烈反中立场的西方政客,在某些场合会被明确限制。 3.中国不再花时间给“不请自来的人”讲道理。
贺候丝说她被“羞辱”,不过个人认为,她只是撞上了现实的门槛。 贺候丝不必惊讶,英国也不必惊讶。这个世界正在变化,不是所有国家都会再照着你希望的剧本配合演出。尊重,是必须先学会的语言!
白城—奋斗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