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杨聪如怀孕了,早上去打胎,晚上就倒在戏院后台,大出血浸湿了十刀草纸,断送

雁兰看事件 2025-04-15 20:47:15

23岁的杨聪如怀孕了,早上去打胎,晚上就倒在戏院后台,大出血浸湿了十刀草纸,断送了卿卿性命…… 杨聪如是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杨毓璋家的四小姐,人长得漂亮,学业不错,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生母是丫鬟出身,14岁被当作礼物送给杨毓璋做二姨太,在杨家既不受正房待见,也没有大姨太受宠,杨聪如在杨家就像个隐形人。 父亲杨毓璋去世时,曾立下遗嘱允许二姨太再嫁,还留给杨聪如一万大洋做嫁妆,可正房太太觉得妾室再嫁有辱门风,这条遗嘱就成了废纸。 后来,杨家被三叔败光了家产,二姨太在别人的怂恿下去妇女救济院求助,被救济院写了一篇歪曲事实的消息。 正房以败坏杨家名声为由,给了二姨太两万元,便将其赶出家门,杨聪如舍不得母亲,便跟着一起离开了。 那时的杨聪如已经上高中,离开杨家后不久就不再上学,而是成了票友,《北洋画报》以“前中国银行行长杨毓璋女公子杨维娜”的名头大力捧她,整版刊登她的写真和戏装照片,那幅她亲手写的“艺术至上”的毛笔字更是醒目。 杨聪如票戏时会邀请杨家人观看,正房太太因厌恶二姨太,从不理会,只有大姨太徐燕若会带着女儿去捧场,有一次看到杨聪如扮的苏三套着枷出场,徐燕若还不禁心疼的落泪。 此后,徐燕若便不再去看戏,而是让儿女写了三封规劝信,劝杨聪如回去读书,杨聪如却一封未回,还从票戏下海成了职业戏子。 在那个年代,富家子弟票戏只是消遣,下海唱戏则被视为失了身份,有北京银行发话,便再没有像样的戏院敢让杨聪如登台。 她只好到外地去唱,因为她要赡养母亲,还要抚养母亲后来生的5个孩子,南京、济南都留下过她的足迹,但各地都难以为继,只能回到天津在小园子里唱。 即便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她唱戏有两个原则:一是“卖艺不卖身”,二是不给日本人唱。 命运对她的折磨从未停止。 23岁,杨聪如怀孕了,孩子的父亲是一位有妇之夫,在戏曲界有头有脸,却不可能娶杨聪如,她只能在早上悄悄去打胎。 晚上,她像往常一样登台唱戏,刚回到后台,整个人像被抽干了力气,瘫倒在地上。血从她的身体里不断涌出,草纸足足用去十刀,血浸透了草纸,也流尽了她的生命。 她的小妹杨苡,在103岁的高龄时,第一次把四姐写进了回忆录《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里,曾经觉得这是家丑不可外扬,可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她明白这不仅仅是杨家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杨聪如的一生,就像一首命运的悲歌,在大宅门的悲欢离合中久久回荡。 春日生活打卡季 一百年,杨苡口述自传

0 阅读:59
雁兰看事件

雁兰看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