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125周年校庆现场上演了一出"百万变零元"的乌龙事件。校友捐赠榜大屏幕上,原本标注的100万元捐款被镜头截去了前两位数字,硬生生拍成了"0万元",这戏剧性画面被校友发到社交平台后,瞬间引发全网玩梗。有人调侃这是"史上最冤种校友",也有人戏称发现了"财富隐身术"。 这场意外却意外撕开了校友捐赠文化的另一面。当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从百万到上亿的捐赠数额时,不少普通校友坦言产生了"红包羞耻症"。就像直播间里争当榜一的土豪打赏,校庆捐赠榜逐渐演变成另类财力秀场。有毕业生私下吐槽:"现在回母校参加庆典,没带够‘门票钱’都不好意思签到。"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压力或许源自我们过度聚焦数字的惯性思维。记得去年参加母校校庆,看到捐款箱旁有学生塞进皱巴巴的五十元纸币,工作人员照样郑重其事地登记造册。其实校友情谊不该被明码标价,就像那幅被误读的捐赠截图——数字可能失真,但支持教育的热忱永远不会打折扣。教育界专家说得在理,高校确实需要设计更温暖的捐赠文化,让每份心意都能被看见,毕竟对母校的爱,从来不是竞价排名。
上海交大能超越西安交大,最重要一点不是实力,而是机遇很多年长的朋友都知道,90年
【7评论】【8点赞】
飞翔
无聊死了,这都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