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缴纳社保,每月往银行存1500元,15年后取到的钱够不够养老 来源:职场小诸葛 不交社保,每月存1500,15年后够养老吗?这问题问得我都想笑了。咱们来算笔账,看看这账到底能不能算明白。 首先,一个月存1500,一年就是18000,工作40年总共存720000。利率按3%算,不算复利的话,利息大概是720000*3%*40/2=432000。 为了简化计算,咱们再加一倍,利息就是864000。所以,65岁时你手里有720000+864000=1584000。假设你能活到80岁,剩下的15年每年能花10万多,看起来挺美,对吧? 但别忘了通胀这个“隐形杀手”。假设国家稳定发展,通胀维持在3%左右,刚好和利率打平。 那么,你最终手里还是只有720000。剩下的15年,按照现在的物价,每年只能花48000。不生病的话,勉强够用。但谁敢保证自己不生病呢? 题主问这个问题,显然是想和交养老金做个比较。咱们来看看养老金的账。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医疗保险的基数在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也就是7310元到36549元之间。缴费比例从24%降到20%,但个人账户比例不变,还是8%。 如果按7310元交20%,差不多也是1500元,但只有8%进个人账户。65岁后,个人账户金额为1500*8/20*40=24000元,不算利息。再看看养老金发放: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度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Z1+Z2+…+Zm-1+Zm+1xn)/N。 假设都按7310元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7310*0.6=4386元。基础养老金=(7310/0.6+7310)/2*40%=3898元。个人部分简单了,600*40*12/120=2400元。所以,交养老保险的退休后能拿6298元,高于存银行。 当然,有人会说银行利率高。但别忘了,我也忽略了通胀。如果算上通胀,40年后的上海市平均工资你敢想吗?养老金甩开存银行几条街了。 所以,存银行养老?别天真了!还是老老实实交社保吧,至少养老金还能跟上通胀的脚步。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刚刚看到一个大新闻!国家推出了新的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从4月1号开始,可以一次性补
【22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