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中共情报人员袁殊被76号抓获,特务要他招供,谁知袁殊却一点都不慌:“

趣叭叭呀 2025-04-16 09:36:14

1939年,中共情报人员袁殊被76号抓获,特务要他招供,谁知袁殊却一点都不慌:“等着,我给岩井英一打个电话! 1937年的某天,袁殊从沉睡中醒来,他隔窗看到门前停着一辆熟悉的黑色轿车,属于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他急忙穿衣下楼,迎接这位不请自来的访客。然而,戴笠没有接受他的邀请,而是直截了当地表示:“今天没时间了,这样吧,明早九点,你来找我吧。” 次日,袁殊准时抵达约定地点,当他离开戴笠的办公室时,袁殊被委以重任,成为了国民党军统上海情报局的少将衔特工。这一军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连戴笠本人也仅是少将。 但袁殊如何获此厚遇?事件的起源要追溯到戴笠此前的一次秘密会见。 戴笠曾密访上海青帮的领袖杜月笙,在询问杜月笙是否知道有擅长对日情报收集的人选时,杜月笙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袁殊,青洪帮大佬曹幼珊的关门弟子。杜月笙的推荐,加上袁殊在青帮中的身份和能力,使他成为了军统中的高级特工。 与此同时,李士群清楚地了解到袁殊的能力和背景,曾试图拉拢袁殊加入自己的阵营,以增强76号的势力。然而,袁殊对76号的仇视根深蒂固,他厌恶与这些人合作,更不愿屈服于他们。 袁殊深知与76号的对立终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反复思考后,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计划彻底炸毁这个他所谓的“人间地狱”。他详细地起草了炸毁76号的计划书,意图一举摧毁这个黑暗的集结点。 然而,计划未能如愿实施,被76号的内部人员发现并举报。袁殊随即被再次拘捕,这次不再是以特工的身份,而是作为一名“犯人”被囚禁于76号。 在审讯室里,李士群毫不留情地直视袁殊:“老朋友,这可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要么加入76号,我保证你高官厚禄,要不就是死路一条!你自己看着办吧!” 袁殊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屈:“我现在想喝杯酒、洗个澡,你要是还念及当年的交情,这点儿要求总能满足吧?” 李士群感觉到了机会的波动,迅速回应:“这还不简单,你要洗澡、喝酒,去我家就是了。”离开76号的路上,李士群假装烦恼地向袁殊透露:“这件事日本人都已经知道了,你好歹给我个台阶下呀。” 袁殊闻言,轻蔑地冷笑一声:“老李,你给日本人办事,难道我就没有日本的关系吗?现在我只求你一件事,就是让我当着你的面给日本人打个电话。”李士群听后惊讶不已,没想到袁殊还隐藏着这层关系。 岩井英一,袁殊拨通的电话另一端的人物,是日本驻上海的特工头目。两人的关系可追溯到多年前,岩井英一曾因共同的商业利益与袁殊建立过联系。在岩井的干预下,76号被迫放人,而袁殊也被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汉奸。 袁殊实际上拥有五重身份:国民党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以及最重要的——中共中央特科驻上海情报站的情报人员。在潜伏期间,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关系,为中共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和支援。 在一次访问日本期间,袁殊通过与日本内阁成员的密切交流,成功梳理出日本未来在东南亚的军事动向。这些珍贵情报被中共送至苏联,极大地减轻了苏联南线的军事压力,使其能更专注地对抗德国,为斯大林保卫战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袁殊再次利用他与日本人的复杂关系,协助我党香港的进步人士进行紧急转移。尽管日军对香港实施了严密的封锁,袁殊仍成功协调撤退行动,安全疏散了800余名进步人士。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表彰袁殊在潜伏期间的卓越表现,授予他“中将”军衔,并任命为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然而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袁殊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秘密地,他变卖了家产,将这些资金悄无声息地用于支持中共的情报活动。 1946年年初,他带着几名同样身份的部下,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解放区。但此时,国民党的军统才意识到袁殊的背叛,戴笠在得知消息后气急败坏,立即对袁殊发布了全国通缉令。 抵达延安后,袁殊面临了新的挑战。由于他的政治经历异常特殊,继续使用“袁殊”这一名字会带来不便和危险。因此,组织上建议他改名为“曾达斋”,并定级为旅级干部,以保护他的安全同时也让他更好地融入新的政治环境。 然而建国后,由于潜伏工作期间部分文件的丢失,以及一些历史牵连问题,导致“潘汉年杨帆案”爆发。袁殊不幸被卷入其中,开始了长达27年的牢狱生活。直到1982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方证明,袁殊终于得到了平反,重获自由。

0 阅读:131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