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等不来中方电话,白宫发言人说了一句狠话,让发布会现场炸锅了!当地时间4月16

糖心小萌妹 2025-04-16 14:52:20

迟迟等不来中方电话,白宫发言人说了一句狠话,让发布会现场炸锅了!当地时间4月16日,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称,“美国现在已经明确表明了对中方的立场,现在球在中方这边,是中方需要和我们达成协议,我们并不一定要和他们达成协议,中方和其他国家没有区别,只是他们规模更大,中方需要我们美国消费者的钱”。 据她介绍,特没谱已经“明确表示,他对与中方达成协议持开放态度”。 她这番表态,让现场的美国记者一阵骚动。如果真的如莱维特所说,那中方为何迟迟不打来电话呢?美国记者可不同于一般人,他们手里有最新的美国消费数据统计。 据美国统计局的详细数据分析,美国对中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举措,正让该国面临一系列商品短缺的严峻情况。 就说说雨伞,美国去年96%的雨伞靠中国进口,本土产能连个零头都补不上。中国雨伞厂造把成本30块的伞,原本卖到美国50块还能赚点薄利。 现在美国加征145%关税,零售价直接飙到90块,比美国本土产的70块贵出一截,结果就是货架上中国伞消失、美国伞厂产能爆炸——可问题在于,美国伞厂去年总共才出口3600万美元,连进口额4.9亿美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就好比小区里唯一的面包店突然涨价,居民们抢光存货后才发现,整个街区压根没有第二家能烤出足够面包的店。 美发用品的惨状更说明问题。价值4.09亿美元的梳子、发饰进口货里,中国占了3.7亿美元,美国本土企业拼死拼活才生产出3900万美元。现在关税一加,理发店里的塑料梳子直接从2美元涨到4.5美元,美发沙龙老板们都在社交媒体上哀嚎"要改行给人剃光头了"。这种民生用品的刚性需求,可不是政客嘴硬就能变出来的。 看看美国老百姓的钱包就知道谁在撑不住。昆山杜克大学的测算显示,加征关税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掏2000美元,这相当于普通家庭3%的年收入。 洛杉矶华人超市里,中国产洗发水价格两周内从18美元跳到30美元,货架被抢空的场景不是特例而是常态。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三月暴跌,老百姓对通胀的恐慌肉眼可见——他们清楚知道,政客们的关税游戏最终都是自己买单。 美国企业的算盘也打得啪啪响。农药行业就是个典型例子,美国虽然自己生产草甘膦,但关键原料80%依赖中国稀土。 中国对7类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农场主买除草剂的成本立刻翻倍,逼得农业部偷偷把28家禽肉企业塞进豁免清单。这种既要制裁中国、又离不开中国供应的精神分裂,连美国商会都看不下去,公开吐槽"关税战打得自己浑身内伤"。 更讽刺的是,美国推了七年的"近岸外包"彻底露馅。墨西哥、越南确实抢走部分服装订单,可雨伞、假睫毛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日用品,东南亚国家愣是接不住盘。 美国超市现在连橡胶鞋都要靠中国供应50%,所谓"友岸外包"在现实需求面前就是个笑话。就像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重现,政客们挥舞贸易大棒时,完全忘了历史教训——当年那波操作让全球贸易萎缩66%,这次搞不好要刷新纪录。 中国这边的应对才叫教科书级别。你加关税?我转手把40船大豆订单甩给巴西;你卡半导体?我把稀土加工厂建到马来西亚;雨伞出口受阻?立马转型做高端防晒伞,利润率反而从5%提到18%。 更绝的是数字人民币渗透,中越边境45%交易用人民币结算,这比多少份贸易协议都管用。美国政客还在打嘴炮,中国企业早把供应链铺到"一带一路"沿线,2024年对东盟出口暴涨23%,完美对冲美国市场萎缩。 这场关税战打到今天,明眼人都看出美国在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中国去年对美出口占比降到7.2%,美国却还有67%的日用品离不开中国制造。 白宫发言人的强硬姿态,就像站在漏水的船上喊"我能游到对岸",却看不见甲板下的窟窿正在吞噬整艘船。当普通美国人为买不起洗发水发愁时,所谓"球在中方这边"的论调,不过是政客挽尊的遮羞布罢了。

0 阅读:1
糖心小萌妹

糖心小萌妹

糖心小萌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