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有一个村庄被称作“卖肾村”。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里几乎所有的

周也 2025-04-16 17:13:54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有一个村庄被称作“卖肾村”。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里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卖过肾,有的或是因贫穷所致,有的是因为被欺骗卖肾。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边上,有那么一个村子,名叫Hokse,大伙儿都戏称它为“卖肾村”。为啥这么叫呢?因为这儿的乡亲们穷得叮当响,还不太明白事儿,居然靠卖自己的肾来过日子。你说这事儿逗不逗,“卖肾”就是字面意思,把肾给卖了换钱。鲁迅先生要是知道了,估摸着得摇头晃脑地说:“哎,真是可怜又可气啊!”这话说得,简直就是给这村子量身定做的。 Hokse村的穷,那叫一个根深蒂固,跟枷锁似的,把大伙儿绑得死死的。记得那次大地震,吉塔一家子啥都没了,最后没办法,她嫂子一撺掇,吉塔就心一横,跑到印度医院,把自己的一个肾给摘了。你猜卖了多少钱?20万尼泊尔卢比,换成咱人民币,也就一万多块,勉强够买个地盖个房,给家里人挡挡风避避雨。可你知道不,这肾在黑市上,能翻好几倍呢!这背后的差价,全是那些“器官中介”们的心黑和冷血给闹的。这些“经纪人”啊,就像乡村里的“游击队”,专门找那些不太明白事儿又走投无路的村民,忽悠他们跳进非法交易的火坑。法律都说了,器官买卖那是大忌,可贫穷就像个跟屁虫,甩都甩不掉,逼得大家只能冒险一试。有的人听了谣传,以为割了肾还能再长,有的呢,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没办法,只能豁出去了,毕竟在他们眼里,“活着比啥都强,少个肾不算啥”。 再说尼泊尔,人家外号“器官银行”,这可不是白叫的。为啥?好多出国打工的哥们儿,因为天气太热,肾给热坏了,回来就得换。可正规渠道等得花儿都谢了,只好走歪门邪道。这样一来二去,就成了恶性循环:一边是等着救命,一边是拿命换钱。 Hokse村这事儿,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让人看着心酸。贫困加无知,简直就是灾难的绝配。要想让这样的村子消失,得靠教育普及、经济好起来,还有法律得严起来。不然啊,这儿的每一个肾,都在默默地说:“人类啊,你们看着办吧!”
0 阅读:3
周也

周也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