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男子的妻子去加油,28升的油箱竟然加了将近42升,男子认为加油站设备有问题,连发3条视频质问,加油站却说他们不可能有问题,还当场提出抽油测量,油抽出来后大家都傻眼了。 4月13日,山西社会与法治发了一则新闻,称市民丁先生(文中所有人名均系化名)质疑加油站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丁先生于多年前买了一辆smart精灵,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油箱规格为28升。 这辆车子体型小,造型也比较可爱,平时都是丁先生的妻子开。几天前车没油了,丁先生的妻子开车去加油。 加完油后,丁先生的妻子将票发给丁先生用于报销,丁先生一看票上写着23.28升,金额为159元。 丁先生看到后对妻子说,你去一趟了就加满呗。于是丁先生的妻子又折返回去继续加,过了一会又给他发来一张票据,并问他:“咱们的的车能加270多块钱的油吗?” 丁先生立即否定,说:“不可能,你是不是加错了,加的98号汽油?加98分有可能加到270块钱。” 妻子说:“没有啊,我就是加的92的,6块钱一升的,刚刚又加了18.45升,126元。” 丁先生直呼不可能,妻子两次加的油加起来都有40多升了,他的车油箱才28升,怎么可能加这么多油呢?除非加油站的设备有问题! 丁先生愈发肯定了自己的这个猜测,于是找到加油站讨说法。可是加油站的负责人坚决不肯承认设备有问题,也不承认他们有作假的行为。 丁先生非常生气,当即将这件事连发了3条视频,吐槽加油站虚假加油。很快,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给加油站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可是加油站依然不承认自己存在违规情形,还提出愿意接受丁先生任何形式的检测。丁先生不信邪,找人去检查加油站的设备,可是设备没有检查出任何问题。 这时候,加油站负责人又提出,最有效的的办法就是把丁先生车里的油抽出来,看看油箱里到底有多少油,丁先生同意了。 随后,双方一起去到4S店,让人当场卸油箱倒油,为了更加直观,店员拿出一个1升的量杯,一杯一杯将油倒了进去,结果竟倒出了43杯。也就是说,油箱里有43升油。 丁先生大为不解,明明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这款车的油箱是28升,他的车却有43升呢? 经过咨询,一位专业人士出来解答,称如果油少了容易导致燃油泵发热,所以这款车的实际容量比标注的高。 这下丁先生无话可说了,但是他说,挨打要立正,既然是自己搞错了就应该道歉。 随后,丁先生录了个道歉视频,对此事进行了澄清,并删除了之前的不实言论。 此事从法律角度应该如何分析? 丁先生因车辆加油量超出官方标注的油箱规格,怀疑加油站存在虚假加油行为,并通过发布视频的方式进行吐槽,给加油站带来了恶劣影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丁先生对车辆油箱容量存在合理的认知预期,当实际加油量远超标注时,产生质疑是正常的反应。 但是,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加油站存在过错的情况下,丁先生连发三条视频吐槽加油站虚假加油,这一行为构成对加油站名誉权的侵犯。 丁先生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公开指责加油站存在违规行为,对加油站的商业信誉造成了损害。 加油站在面对丁先生的质疑时,表现出了积极的应对态度,不仅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检测,还在双方共同见证下倒油检测,证明了加油站不存在违规情形。 加油站的这一系列行为符合合法合规的经营原则,也体现了其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丁先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也及时录制道歉视频进行澄清,并删除了不实言论,这是一种正确的自我纠错行为。
订婚宴上,女方大哥因一字之差就要求男方母亲更改合约。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4月1
【7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