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碾上隧洞” 2025年的4月初,一骑友微信问我:去过西掌村的碾上隧洞没有?我回:曾有骑友约了我三次,我也找了很多资料,但因各种原因都没去成。她说:我们也没去过,准备明天上山去找一找。我怦然心动,说:好!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去。 去年骑友们曾约了我几次,探险这座半个多世纪前林县人民靠人工挖掘出来的废弃隧道,但我却因各种原因没能跟骑友们成行,只是叮嘱他们上山进洞前每人找根木棍,一可当拐杖上山节省体力,二可防这座废弃多年的隧洞中万一藏有野物。上善老师(当年挖洞领头人就是他舅爷)也帮我提供了很多资料,还给我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4月5日早上,我和夫人随骑友们一行六人,骑车从鹤壁新区出发,经淇县高村、庙口、黄洞乡,约10点半左右,骑到了国道日风线十八盘起点的传统古村落西掌村。问村民去碾上隧道的路径,在村中找了几个人,语焉不详,或者不想让我们去找那座废弃的隧洞:在沟底,远着哪,也没有路,荆棘棵子的圪针,能把恁几个小妮儿的花衣裳都挂烂!我们表示不怕路远,也不怕挂烂衣裳。参考百度地图和几个村民的分别描述,在迷宫一样的西掌村中摸索出去,找到一条出村的水泥生产路,绕过一座小山岗,到了山沟里的水泥砌的蓄水池那儿,路没了,有几个在田里干活的农妇,又在劝我们别去了:远也没路不好走,一个破洞有啥看头。我们婉转的表示了坚决要去的意思,她们只好指着水池右边那条山沟:从这儿一直走四五里地,到沟底尽头就能瞧着洞口了。临了还叹息:真没啥看头。 我们六个人,有两人身体不适,提出在山下看车。我和夫人还有其它俩女骑友雪雁和幽兰,锯了几根灌木树枝当拐杖,就沿着沟底踩着大小不一的乱石堆,开始了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探险之路。 说是没路,也有村民放羊种庄稼踏出来的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痕迹,连羊肠小道也算不上。但我们方向很明确,一直顺着山沟往上走!约走了千把米之后,连这些痕迹也不多见了。初春本该和煦日光,大中午竟然毒滋滋的当空照射在山沟里的阳坡,连一丝儿风动也没有!大家又累又饿,沟底和洞口还不见踪影,就聚在一棵大核桃树下的几块石头上坐下休息,纷纷掏出随身带的一些小食品暂且补充。 大伙都不明白在这杳无人烟的深山沟中挖这个隧洞干嘛!我慢慢给她们讲,隧洞的山那边属林州的五龙镇,原先叫泽下公社的碾上村,咱们鹤壁老区过去有经过大河涧、盘石头通往泽下公社的长途汽车,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我在盘石头参加全市修工农渠的大会战时,工余时间曾沿河土路步行小宽河村、水峪村到野猪泉村,那儿有个县市界牌路标,说这是条通向辉县的路。现在看地图是经过山那边的碾上村到沟窑头村的,但是修了盘石头水库后,这条路就被淹没废弃了,宽河野猪泉等村也都搬迁了。估计是那个时代的林县人受红旗渠精神和农业学大寨的鼓舞,为了突破大山的包围,战天斗地向山西修挂壁公路,向东挖山挖洞,碾上村的支书带领一众转业兵苦战几年,硬生生的挖通了这两条山沟中间的山体!只是当时他们不知为什么没有去了解国家的规划,也没有和淇县去沟通,隧洞挖好了,淇县这边没响应,就这样搁置下来,后来国家在淇县淇淋岩修建了305省道十八盘,九十年代初又改造了险峻的十八盘,联通为国道日凤线。1978年泽下公社改名为泽下乡,1996年又因五龙洞国家森林景区改名为五龙镇,被人遗忘的碾上隧洞就这样被闲置,一下就闲置了半个多世纪。现在还有能够惦记它的,也就是偶有像我们这样探奇访幽的户外活动爱好者了。 话不多说,休息之后继续前进!这一段的沟底比较平坦一点,好像有人在满是荆棘灌木的林丛中断断续续的砍伐,不知是收拾烧柴?还是为了上山而开路?反正方便了我们的穿越。 又行走了几百米,有一块大石头拦在沟底,向左较陡似有人攀爬的痕迹,但不见山腰有什么疑似目标,遂放弃。向右较平坦能继续向沟尾前行,我们拣平坦易走的地方向前走了。又走了三、四百米,到了沟尾最后一块有人耕作过的土地,田堰有几棵横七歪八的粗大枯树,一点疑似的路也没有了,左向山腰有人工开采的痕迹,说不定就是洞口所在!挖洞推下来的乱石坡,高约二、三十米,十分陡峭,稍不小心就会踩滑崴脚。好在雪雁、幽兰两位骑友也都是户外登山的高手,脚蹬手挠的盘旋着走在前边,还指引着下面的我和夫人哪儿好上,哪儿要注意!好不容易上去了,哪有什么隧洞口,是一条未建成的依山傍沟的渣石路雏型,可能是当年挖洞的工程路,亦或是隧洞外的引路。这条路往山下拐弯延伸,不知通向哪里。往山上顺山就势的缓坡盘绕,虽不见隧洞在哪儿,好歹终于有了路可走了,几个人觉得有了希望,兴奋的也不顾疲劳,竟然走着走着唱了起来!我走在前边,约走了三百多米,绕过了一个弯远远望见了一百多米外的疑似洞口,向后高喊鼓劲:再有五十米就到了!果然她们提起了精神,迅速赶上来了,约12点半我们终于来到了碾上隧道的洞口。 兴奋的我们充满了胜利的自豪感,在洞口互拍、自拍,拍了个不亦乐乎!
探险“碾上隧洞” 2025年的4月初,一骑友微信问我:去过西掌村的碾上隧洞没有
王子服的旅游
2025-04-17 01:45: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