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浮出水面,不是伊朗更不是中国。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中国和伊朗的支持,其实都不是,有一个国家一直在背后为大俄默默无闻地付出,堪称普京最大的靠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国家就是,一直在闷声发大财的印度!这个南亚大国三个月内狂买3400万桶俄罗斯石油,比战前月均进口量暴增25倍,硬生生把每桶油价砍到70美元,转手以130美元高价卖给欧洲,净赚差价超40亿美元。 这种中间商赚差价的玩法,不仅让俄罗斯石油商笑得合不拢嘴,还让西方制裁成了笑话,印度总理莫迪一边和拜登握手,一边向普京递石油订单,硬生生把俄罗斯经济从悬崖边拽了回来。 印度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套利,俄乌冲突爆发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21年占比仅2%。 但到了2023年,印度一跃成为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日均进口量飙升至176万桶,占其总进口量的44%。 这种转变背后是印度炼油厂的产能过剩危机,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80%的石油依赖进口,国内炼油厂却因疫情需求萎缩,产能利用率一度跌破60%。 俄罗斯的困境正好给了印度机会,西方对俄油限价60美元/桶,但印度凭借现金+卢比结算的硬通货谈判,愣是把价格压到70美元/桶(含运费)。 这些原油经印度炼油厂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了印度制造的柴油、汽油,以130美元/桶的价格卖给欧洲,这种操作让欧洲既规避了制裁风险,又维持了能源供应,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当然西方也不是不知道,对此也有过怨言,却无可奈何,美国试图通过价格上限限制俄罗斯收入,但印度以现金结算的方式彻底规避了这一机制,印度的存在让西方制裁变成了一场闹剧。 而对俄罗斯而言,印度的支持至关重要,2023年俄油出口收入中,印度贡献了35%,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买家,对欧洲来说,虽然多花了钱,但避免了能源危机,维持了社会稳定,对印度而言,不仅解决了炼油厂产能过剩问题,还通过转卖赚取巨额利润,2023年贸易逆差因此收窄22%。 所以,最大输家无疑是西方,他们耗费巨资打造的制裁体系,被印度用低买高卖轻松破解,印度的成功揭示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制裁都可能被第三方套利。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俄乌冲
【1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