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山东胶县发生了一起即将执行死刑的案件。死刑犯在行刑前不断声称自己冤枉,坚决拒绝吃“杀头饭”,这引起了执行死刑的长官的重视。决定重新审查案件的真相,结果却发现事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1955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社会正在慢慢变化,法律体系也还在一点点建立中。那时候,山东胶县有个事儿挺让人揪心:有个叫安乐三的农民,被判了死刑,马上就要执行了。可奇怪的是,安乐三一直说自己没犯错,就是不肯吃那顿行刑前的“最后一餐”。这事儿让负责行刑的刘明智长官觉得不太对劲。 安乐三就是个种地的老百姓,被判死刑后,他一直喊冤。按规矩,死刑犯上刑场前能吃顿好的,可他却一口不吃,就一个劲儿地叫冤。刘明智长官觉得,这安乐三不像是普通的怕死,他可能是真有冤情,于是就决定再好好查查这个案子。资料上说,安乐三被人指控叫人打死别人,被判了死刑,还有他自己按手印的认罪话。可刘明智法官没那么好骗。他又去问了安乐三,安乐三说这都是冤枉,是仇人故意害他,还伪造证据。而且,有个张长官骗他说,只要认罪就不用死,只坐几年牢。安乐三就信了,结果还是被判死刑。 刘明智再一查,发现死者家人当时啥都不知道,就按了手印。真正的凶手还没抓到呢。安乐三说的王龙萧和张世瑞这两个人确实有,但他们根本不认识安乐三。明显是张长官想快点结案,就骗了安乐三。村里人也说,死者和安乐三没关系,就是那仇人陷害他。 最后,刘明智拦下了这错误的死刑,安乐三才被放出来,洗清了罪名。老百姓都说刘明智是个好官,太公正了。上级也夸了他。这事儿告诉我们,知道错了就改,那就是最大的好事。刘明智不仅救了一条命,也给公正审判做了个好榜样。
1955年,山东胶县发生了一起即将执行死刑的案件。死刑犯在行刑前不断声称自己冤枉
永贞谈娱乐
2025-04-17 14:18:42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