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为什么外国不造新能源汽车?长城老总魏建军一句话捅破窗户纸:他们也有技术,

寒雪覆松枝白 2025-04-17 14:25:47

[兔子]为什么外国不造新能源汽车?长城老总魏建军一句话捅破窗户纸:他们也有技术,他们不是不会造电车,是他们压根不想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奔驰宝马这些老牌车企突然宣布要推迟电动车计划,奥迪甚至直接砍掉电动超跑项目。你品,你细品,这帮老外前两年还嚷嚷着要跟特斯拉抢地盘,现在咋突然集体"战略撤退"了?这事儿背后藏着个惊天大瓜:不是他们造不出电动车,而是压根儿不想好好造! 长城魏建军直接捅破窗户纸:"人家燃油车躺着挣钱的日子太滋润,舍不得动真格革自己的命!"今天咱就扒开这层窗户纸,看看中国新能源车是怎么把百年车企逼到墙角认怂的。 先说这外企的"战略放弃",听着高大上,说白了就是耍赖皮。这帮大爷们手里捏着电池电机技术专利可比咱们早几十年,保时捷1898年就造出过电动车,现在突然集体装傻说转型困难?扯呢!真相是他们燃油车产业链养活了太多既得利益集团,从发动机工厂到4S店维修体系,整条利益链早就盘根错节。 就跟当年诺基亚明明能造触屏手机,却死抱着键盘机不放一个道理——不是技术不行,是既得利益太肥舍不得割肉。结果您猜怎么着?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暴涨120%,德国车企反倒把自家员工逼得罢工抗议裁员,这波操作属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中国"弯道超车"这手绝活,那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逆袭。当年欧美用专利墙把燃油车技术围成铁桶阵,光大众一家就握着3万多条内燃机专利,摆明了不让后来者上桌吃饭。 咱也不跟你死磕,直接掀桌子换赛道!从2009年十城千辆工程开始,补贴政策、绿牌特权、充电桩基建三箭齐发,硬是在别人地盘外另开一局。现在回头看,宁德时代搞出全球首个不起火的811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直接把续航干到1000公里,这些骚操作哪是弯道超车,根本就是开着歼-20在高速上飙车! 最让老外眼红的还得是中国这变态的产业链集群。从青海的锂矿到宁德的电池,从深圳的电机到上海的芯片,方圆500公里能凑齐新能源车所有零部件,这供应链效率能把德国日本逼疯。反观欧洲那帮大爷,造个电池得从中国进口材料,去韩国买技术,最后在匈牙利组装,光物流成本就比咱们贵三成。 更绝的是咱这产业聚集效应——特斯拉上海工厂为啥产能吊打德国工厂?方圆50公里内278家供应商随时待命,缺个螺丝钉都能两小时送到流水线,这种恐怖效率谁扛得住? 现在明白为啥中国新能源车能杀疯了吧?政策开路+技术突围+产业链碾压这套组合拳,直接把百年汽车游戏规则砸得稀碎。今年前五个月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一辆绿牌车,北上广深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密集,这种市场生态哪个外企看了不肝颤? 更狠的是咱自己把技术闭环做成了——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全球36%的份额,比亚迪三电系统反向输出给丰田,特来电充电桩铺到德国高速服务区。现在的情况是,老外想抄作业都找不到空白领域,只能守着燃油车那亩三分地眼巴巴看咱们吃肉。 说到底,这场新能源车大战根本不是技术较量,而是体系对抗。当中国把14亿人的市场红利、世界工厂的制造实力、举国创新的制度优势拧成一股绳,别说百年车企,就是外星人来了也得掂量掂量。那些还在燃油车温柔乡里打滚的外企,等哪天突然惊醒,恐怕连新能源车的尾灯都看不见咯!

0 阅读:1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

寒雪覆松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