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蒙俄过境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遇阻之际,去年俄罗斯曾计划敲定第三条管道,就是经过俄哈向中国输气的“新管道计划”。 经过一年多后,中方最终婉拒了俄罗斯的建议方案,这条管道告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与此同时蒙古国有好消息传来,对于中国未来的能源进口又有什么帮助?
2024年5月,新加坡《联合早报》率先披露了一条消息: 俄罗斯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尚未完成之际,又计划建设一条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 哈萨克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阿巴耶夫宣布了这一消息,而且抛出了两个很有诱惑力的信息。 其一是在俄罗斯的斡旋下,该条天然气管道路线图已经签署。 这意味着中国不需要再管哈萨克斯坦这边的工作,只需要和俄方达成协议即可很快开建。 其二是俄方表示一旦建设完成之后,中哈俄新管道对华输气量将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旗鼓相当,也就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大约每年380亿立方米)。 如果俄方所言为真的话,这条管道加上规划建造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每年能给中国供气量超过1100亿立方米,这占据了中国对外进口天然气的大部分份额。
哈萨克斯坦方面对这条管道自然也是非常欢迎。 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阿尔马萨达姆在去年11月主动表态称,中国和俄罗斯如果达成决议,那么哈方已经准备好提供领土供管道通过,对此抱有很大的期待。 为什么哈萨克斯坦方面如此热衷于这条管道开发? 有消息人士表示,主要是中俄这条管道能为途径国哈萨克斯坦供应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且是按照内部价格商定的。 哈萨克斯坦国内有天然气能源,不过他们的技术开采成本高,所以长期都向俄罗斯买气,而且东部面临天然气匮乏。 现在有一条中俄管道过境,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但近日,中国方面主动否决了经过哈萨克斯坦开采的这条管道项目。 驻俄大使张汉晖在出席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时,对外表示俄罗斯经过哈萨克斯坦,以管道方式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方案并不现实。 原因在于中国西部地区途径哈萨克斯坦修建的管道系统已经“满负荷”运行。 中方通过这条管道向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的同时,又要运输中国新疆、甘肃等地区新开采的天然气,造成东输管道线路实际上已经饱和了。 也就是说,如果途径哈萨克斯坦,中方需要再修建一条往东部运输的管道线路,同时还有大量配套的维护站、基建设施,成本太高了。 基于这些原因,中方已经告诉俄方暂时不考虑经过哈萨克斯坦运输天然气的方案。 这也能理解,毕竟中国的经济重心区和人口密集区在东部,西部延伸过来的管道还要经过几千公里才能送到使用地区,不是一个经济的选项。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俄罗斯为什么要如此绕远,主要原因还是俄方提到过的,通过哈萨克斯坦这条管道将会帮助俄罗斯“增加对亚洲的天然气销售”,不止是中国。 俄罗斯的能源自从出口西方遭遇困境之后,一直想办法积极拓展市场。 而亚洲的国家,和俄罗斯关系较好的基本上都在南亚和东南亚,俄方对此鞭长莫及。 中亚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批准该方案了。 在这个节点上,蒙古国也传来了好消息。 蒙方再度表达了他们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作的支持,目前已经准备在2025年第3季度启动环评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选择在蒙古国过境的话,蒙方也是不会有任何阻碍的。 不过这件事最终能否敲定,还是要看中俄双方怎么谈。
根据一些外媒的披露,现在中俄过境蒙古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不是因为成本原因,而是因为中俄双方关于天然气的进口价格问题谈不拢。 管道的建设必须要约定好价格,否则开建没有意义。 今年3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采访时被问到该问题,表示中俄当前的管道谈判工作“不急于一时”。 也就暗示相关的磋商谈判仍然在进行。 不仅是在天然气领域,日前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及,石油供应领域“中国需要多少,俄罗斯就能供应多少”,显示他们对华能源出口意向很强烈。 此外也有政策学者认为,从中美关税战之后,中国已经停掉了对美国天然气等能源的进口。 这些年中方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一直执行更加多元化的策略,从西方国家向中东、俄罗斯转移,是很明显的趋势。 但这不意味着中国摆脱了对西方的依赖,就要依赖另一个大国进口天然气等战略能源。 毕竟能源对一个国家的作用太重要了。
专怼美分二鬼华为黑
绝不能过境外蒙
大床小爱8
关税战刚开始,无法预测,不急,多元化发展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