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李成儒演《编辑部的故事》,冯小刚问赵宝刚:“这孙子,你从哪找来的?”李成儒直接撸
起袖子准备“干”冯小刚!
李成儒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有过九年多的从商经历,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后期从事影视行业之后他能够驾驭很多角色。
李成儒从小生活在十分贫穷的家庭环境中,家中有十个兄弟姐妹,虽然他的父母历尽沧桑,但是始终不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一年当中总有几个月在极度饥饿的境况中度过,为了活命他们一家人曾经吃树皮、吃柳芽、甚至是外出要饭度日。
李成儒从小便知道了柴米油盐的重要性,为了帮助父母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他很小便外出打工了。虽然工作很忙也很累,但是他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十几元钱。因为他非常渴望摆脱穷苦的生活进而发家致富,所以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契机。
一日,李成儒下班之后经过电影院,当他看到很多人都为了看一场电影而不远步行几十里路来到电影院之时,他心中萌生了想要在演艺事业之上发展的念想。后来,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就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业余班。
李成儒完成学业以后,便去了片场寻找机会,可是经过几番面试之后,均无功而返。好在后来他在同学赵光北那里得知《西游记》这部大剧开拍的消息,于是就前去碰碰运气,经过一番沟通之后,导演决定让他在场务做一些打杂的事宜。
李成儒刚到片场的时候还算谦和,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他总是自以为是的指点江山,并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导演的审美能力,对演员的演艺神情、对现场的布置等作出评价。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极度不满,导演对于他的行为也十分恼火,最终他被片场炒了鱿鱼。
李成儒虽然在演艺事业上落寞了,但是却在商业上迎来了曙光。因为当时国家鼓励全民自主创业经商,李成儒就开始在服装生意上大施拳脚,经过一番折腾有所收益以后,他就买了几家商铺扩展生意,生意越做越红火,他的胆子也变的越来越大。
于是他就开始思考在其他行业扩充自己的商业。经过实地考察以后,他就开始涉足餐饮业,餐厅的选址、店内的装修、人员的招聘等等他均是亲力亲为,在他人情化的管理模式下他的餐厅也慢慢的进入正常的运营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在餐厅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李成儒的餐厅生意也随之风生水起。
后来,李成儒便对自己的餐厅进行了规模上的扩展,在生意的鼎盛时期,餐厅一天的营业额就可以达到几十万元。李成儒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暴发户。
李成儒日常的穿搭都是名牌,出门豪车相伴,住宅是北京故宫不远处的超大面积四合院。他的人生简直到达了人生的顶峰,后来他又在朋友的大力推荐下加入了外汇生意,并且瞅准时机后整合了自己所有的家当一下子投了进去,可是事与愿违这次的投资他落了个血本无归。
李成儒的人生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为了维持生计他选择了摆地摊。这件事被他的老朋友赵宝刚知道后,便让他试镜《编辑部的故事》中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物。为了能够成功进入这部剧的拍摄,李成儒做了非常全面的工作。
然而正在李成儒试镜之时,突然听到有人扯着嗓子在外面说:“是哪个孙子扎了我的车胎?”,听到这里李成儒询问赵宝刚:“这个破口大骂的人是谁?”赵宝刚非常得意的说:“是我们这里的一位非常有个性的技术人才,名叫冯小刚。”。
复杂的试镜活动结束后,李成儒想要开车离开,可是他又听到冯小刚问赵宝刚:“刚才试镜那孙子,你从哪里找来的?”,听到这里李成儒简直怒发冲冠想要找到冯小刚理论一番。不过他又听到冯小刚说:“这孙子的心理素质非常好,演技也别具一格,可以好好培养。”
听到这里李成儒才知道冯小刚的目的是夸自己。
后来李成儒就会心的与赵宝刚和冯小刚聊了一会儿,并且各自留了联系方式,并且回家的时候李成儒还特地开车把冯小刚送到家门口,从此以后他们就成为了朋友。
在他们的精诚合作之下《编辑部的故事》成功上映,李成儒也因为这部剧在娱乐圈站稳了脚跟,在他不断地努力下成为了身价不菲的人物,成功跻身上流社会。不得不说李成儒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