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1255亿元! 余姚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4月16日早上,记者来到余姚经济开发区西南园区配套道路(一期)工程SG-1标段的建设现场,500余名工人分散在桥面、路面的各个点位忙忙碌碌,混凝土泵车与罐车穿梭其间,各类大型机械协同作业,一派火热的建设氛围扑面而来。
“一标段高架的下部结构已经于今年1月初全部完成施工,目前正在进行桥面系施工。”总工程师李晓峰告诉记者,这几天工人们正在搭建支架,为接下来跨路口的两联现浇箱梁做准备。
“相比于预制箱梁,现浇箱梁的施工环境更复杂,质量控制难度更大,施工周期也长。”李晓峰解释道,“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盘扣支架施工工艺,让施工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提升,确保混凝土浇筑‘内实外美’。”
“这几天的晴好天气为施工按下了‘快进键’。”李晓峰表示,眼下团队正抓紧“黄金期”大面积铺开建设。
余姚经济开发区西南园区配套道路(一期)工程是我市城区第一条高架快速路,也是宁波公园大道的一部分,建成后我市主城区至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时间将由现在的1小时2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对于推动我市与前湾新区、慈溪融合相向发展、打造宁波现代化都市北翼核心区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目前该项目总进度超过75%,力争2025年年底完工。
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也正是我市各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的一个缩影。
“智造”强链,工业项目挺起发展脊梁。星盾汽车年产1520万套汽车安全系统核心部件全产业链配套项目、舜成智能科技年产50万套高精密光学显示模组智能工厂项目、三力信电磁阀年产1000万台高性能流体电磁阀生产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加速推进,驱动着“余姚智造”迈向价值链高端。与此同时,余姚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中意宁波生态园三大园区的配套工程加速推进,园区企业提质增效的“硬底盘”也愈发坚实。
民生筑基,城市更新绘就幸福图景。新一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计划(2023-2025)在收官之年加速推进,堰头安置房项目已顺利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余姚黄山未来社区项目在2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居住、休闲、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住宅区域,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高品质生活体验。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前湾新区医院)建设工程、余姚市第四中心粮库(粮食应急保障中心)新建项目、余姚市河姆渡国家遗址公园启动区工程(一期)、余姚市消防救援大队丈亭站等一批项目紧踩节点如期推进。
路网织密,交通基建打通发展脉络。规划S309荷梁线改建工程一期(余姚晓云村至斤岭下村段)预计在8月完工,余姚市城西工业园区配套道路(一期)新建工程计划在11月顺利收官,国省县道的路面提升工程加速推进……随着一批批交通基建落地,我市“外联内畅”交通路网持续完善,城市发展格局持续提升。
生态润城,水利工程筑牢安全屏障。余姚市北排二通道--青山港、奖嘉隆江等整治工程、余姚市下姚江整治工程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不仅进一步优化水域生态功能,也筑牢了城市安全防线,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江河安澜的美好新画卷徐徐铺展。
从智能工厂的钢铁丛林到未来社区的智慧场景,从蜿蜒延伸的交通动脉到润泽城乡的水利工程,四明大地上处处可见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的火热场景,一个个工地捷报频传,奏响了“项目为王”的奋进交响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也带给百姓幸福的期待。
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今年我市共安排市重点建设工程175项,涉及工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众多领域,总投资超12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9.25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76.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