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这是战斗英雄史光柱和刘海洋重返老山主峰时一起拍的照片! 2009年初

岁月的静好者 2025-04-17 17:12:08

2009年,这是战斗英雄史光柱和刘海洋重返老山主峰时一起拍的照片! 2009年初春,两位头发已见斑白的男子站在老山主峰上,其中一位戴着墨镜,另一位身着军装。他们静静伫立,仿佛在聆听山风中的往事。摄影师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个历史性的瞬间——这是战斗英雄史光柱和刘海洋时隔25年后重返战场的珍贵合影。 "这里就是当年的211高地吗?"史光柱轻抚墨镜,虽然双目失明,但他似乎能透过黑暗"看到"当年的战场。 "是的,就在我们右前方。"刘海洋指向远处,声音略微颤抖,"那个3号哨所,就是我和战友们死守的地方。" 两位英雄的重逢源于一次偶然。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上,作为"一级战斗英雄"的史光柱正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台下的刘海洋听得入神。报告结束后,刘海洋主动上前相认。当年,他们虽在不同战区作战,却同为1984年老山战役中的功臣。 "刘海洋?211高地3号哨所的刘海洋?"史光柱握紧了刘海洋的手,"你的事迹当年在部队里广为流传!" 在返回老山的火车上,两人开始交换各自的人生轨迹。史光柱讲述了自己在1986年被深圳大学破格录取,1990年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的经历。而刘海洋则回忆了在211高地上那段艰苦的岁月。 "3号哨所条件极差,洞内只能容纳几个人,雨天全是水。"刘海洋的声音低沉,"每天只能靠雨水解渴,我们17个伤员在那里坚守,周围全是敌人的炮火。" 当他们终于踏上老山主峰,刘海洋为史光柱描述着周围的景象:"现在这里已经是和平的边境线了,当年你带队攻下的57号高地上已经长满了青草,远处50号高地——就是你受伤的地方,现在可以看到我们的国旗在飘扬。" 史光柱伸出手,轻轻触摸着周围的土地和岩石,仿佛在寻找战争留下的痕迹。"我记得那天,地雷把我的左眼炸出了眼眶,但我把它塞回去继续指挥战斗。"他平静地说,"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死也要死在顶峰。" 刘海洋点点头:"我们在3号洞也是这样想的。那时敌人的炮弹不断落在洞口,弹片打穿了我的身体好几处,但我们必须守住阵地。" 摄影师为他们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尽管史光柱看不见镜头,但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刘海洋站得笔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守卫祖国的哨位上。 照片前,一群中学生围着史光柱和刘海洋,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这是2009年重返老山后,两位英雄在一所军事博物馆参加国防教育活动的场景。 "刘排长,您在211高地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一位学生好奇地问道。 刘海洋的思绪回到了1984年的3号哨所:"那里只有三个小洞,比这间教室还小。"他指着周围,"雨天洞里全是水,我们称它为'水牢'。敌人的炮火不断落下,我们17名战士全都受了伤,却仍坚守阵地。" 他讲述了战友唐道军发现敌人偷袭后投掷手榴弹击退敌人,却被炮弹弹片击穿右大腿的事;讲述了鹿秀斌组织6名战士分成三组轮流站哨,等待救援的场景;讲述了副营长陈光辉冒险带领9连11名战士接替防守,并将伤员和烈士遗体全部接应出来的壮举。 站在一旁的史光柱听着这些熟悉又陌生的故事,轻轻点头。当轮到他讲述时,史光柱摘下墨镜,露出凹陷的眼窝:"1984年4月28日,我作为代理排长带队冲向57号高地。攻下这个高地后,我们又奉命向50号高地进攻。" 他的语调平缓,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我和副连长冲在最前面,为战友开路。不幸的是,副连长踩到地雷,我也被炸伤。当时左眼球被炸出眼眶,我用手塞了回去,右眼也被两块弹片击中,全身共中了100多块弹片。" 学生们倒吸一口冷气,教室里一片寂静。 "失明后的日子更难。"史光柱继续道,"我甚至不敢一个人上街,连做饭都多次切破手指。但我告诉自己,保尔·柯察金能做到的,我也能。1986年,我被深圳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四年后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 刘海洋插话:"光柱,告诉孩子们你拒绝那家外国公司的事。" 史光柱笑了笑:"一家公司想用'光柱'作为衬衫商标,每月给我两万元。那在1980年代末可是笔巨款。但我拒绝了,因为'英雄'称号不只属于我一个人,那里凝结着战友的鲜血和烈士的生命。" 随后,史光柱谈起了自己创办的"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会"和"英雄先锋网",如何帮助像云南三等功臣李超这样的伤残军人和烈士家属。而刘海洋则分享了自己继续在部队服役,将老山精神传承下去的经历。 "这张照片不只是我们两个人的合影,"史光柱对孩子们说,"它代表着千千万万守卫祖国的军人。从211高地的坚守到57号高地的冲锋,我们的选择从无悔意。"

0 阅读:526
岁月的静好者

岁月的静好者

岁月静好者